要聞港聞

旅客落難補鑊遲 香江威名一夕喪

剛過去的除夕夜,港府舉辦了歷來最大規模的煙花匯演,吸引數以十萬計的人潮駐足維港兩岸倒數和觀看,當中包括大量內地旅客。無奈煙花璀璨過後,卻因為港府過於輕視和應變不足,無法有效疏導,終於令這些內地旅客淪為有家歸不得的「滯港難民」!港府高官昨日提出補鑊措施,姍姍來遲,旅遊之都美名一夕喪!
港府表示,除夕煙花後有2.6萬名旅客,在1月1日凌晨零時至早上6時經落馬洲口岸離港,為平常周末人流的5倍,已從其他口岸抽調人手,旅客普遍最多只需30分鐘便能過關。而過境車流在同時段則有1,570架次,大部分是私家車,為平常周末的3倍,已加開原本貨車通道予私家車過關,但太多車超出負荷,關口出現交通擠塞並倒灌至新田公路,形容情況難以避免。
藉口多多,但大量內地旅客滯留上水、太子等地,輪候直通巴士的人龍「打晒蛇餅」,等候數句鐘都未能登車,旅客被迫流落街頭或流連24小時快餐店,等候港鐵頭班車開出北上歸家,卻是不爭的事實。甚至有內地旅客投訴的士開天索價,收取500元一位的車資才肯載他們到皇崗口岸。面對怨聲載道,港府不得不認真應對,政務司司長昨日表示,將會從三大方面着手改善情況,第一,將來再舉辦大型旅客訪港活動時,政府將召開高層大型活動過關交通安排會議,由他主持,提早作出部署,確保能夠疏導旅客;第二,與內地部門商討不同方案疏導旅客,考慮延長鐵路口岸開放時間、增加24小時通關口岸數目;第三,研究優化交通安排,方便跨境巴士流轉。
亡羊補牢,不亦晚乎!事實上,運輸署在除夕當日參考入境處數據,早已得悉中午開始,南下到港人數大增,雖已提醒過境交通營辦商加密班次,但最終無法應付旅客需求。說穿了,是當局明知如此,也僅是提一提營辦商加密班次聊作交差,實際操作如何,根本漠不關心。至於營辦商則歸咎於白牌車過多,堵塞皇崗一帶交通,總之就是你推我卸,人人都不想負上責任。
隨着中港在疫後全面通關,兩地交流愈趨密不可分,何況中港政府皆力推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目前只有皇崗口岸及港珠澳大橋口岸實行24小時通關,顯然不敷需求,結果碰上「大時大節」即刻出事。更須強調,內地當局早前已提出中港增加24小時通關口岸的安排,惟港府似乎不踢不動,直到昨日仍是表示「考慮中」,何時真正落實真是天曉得。很快就是農曆新年,屆時又有煙花匯演,會否歷史重演,令人無法樂觀。
當然,香港本身究竟出了甚麼問題,致使內地旅客不願在港過夜,同樣值得深思。正如有議員指出,本港酒店房價過高,猶如殺雞取卵。「乜都貴」的結果是嚇怕旅客,香港吸引力無以為繼,旅客匆匆而來、匆匆而去,最終旺丁不旺財,對振興經濟作用不大。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