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自成一家:得中間地帶得天下

自從特朗普政府清晰提出與中國進行全面競爭的戰略後,近些年美國就在不同領域打壓中國,並且拉幫結派地要求其他國家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一向和中國關係不錯的南韓,已明確倒戈投向美國陣營;菲律賓更走在反中最前線,近月不斷和中國在南海問題上交鋒。
不過大多數國家仍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這也令國際上出現新的「中間地帶」,例如中東和東南亞地區。這些地區的大部分國家都無意得罪中美,亦無意捲入兩邊陣營的角力,它們更希望有足夠的選擇空間,保持與各大國穩定和平衡的關係。
然而,近代歷史的發展告訴我們,當霸權國與新興大國的實力愈來愈接近、即將出現權力轉移的時候,往往也是兩國爆發衝突甚至戰爭的高危期。隨着中美國力此長彼消,加上今年是美國大選年,未來中美雙方圍繞爭取「中間地帶」的博弈會更趨激烈。得「中間地帶」得天下,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對這些「中間地帶」國家工作的成敗,將決定未來中美競爭的最終結果。
從牌面上來看,美國仍然是世界第一大國,無論是在意識形態還是硬實力領域,皆佔有明顯優勢,理應吸引更多國家加入己方陣營。但美國這次是主動挑起中美競爭的一方,並致力構建排他性的朋友圈,利誘其他國家追隨自己對抗中國,在技術層面成事的難度較大。相對而言,中國在中美競爭之中是被動的一方,而且北京的外交傳統一向是堅持多邊機制,團結更多朋友,而非與美國爭霸,這方面的難度沒美國那麼大。北京前幾天召開外事工作會議,強調今年的外交要發揚鬥爭精神,以及倡導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後面一句話很明顯就是講給「中間地帶」國家聽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