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情緒通個案 主要涉健康家庭工作

情緒通「18111」熱線推出數天已接獲逾千來電。 情緒通「18111」熱線推出數天已接獲逾千來電。
情緒通「18111」熱線推出數天已接獲逾千來電。
【本報訊】港人精神壓力大,上周三(上月27日)正式推出的情緒通「18111」熱線,24小時一站式支援情緒受困擾人士。截至上月29日,熱線已收到1,017個來電,當中有4宗屬高危個案,須即時跟進;另有21宗個案須轉介到社署、醫管局,或非政府機構等繼續跟進。營運機構利民會指,來電主要涉及身體健康問題、精神病困擾、家庭關係,以及工作壓力等範疇;當中有人長期受精神困擾,亦有來電者稱「身邊有人」需要服務,涵蓋不同年齡層人士。
分3級 最嚴重轉介消防等
情緒通熱線營運機構負責人、利民會總幹事馮祥添指,現時「18111」接線員接獲來電後,會先以關心態度了解對方情況,並進行即時危機評估,獲得來電者同意後,個案會再轉介至相關機構。熱線中心將求助個案大致分為3級,當中最嚴重個案可能需要即時聯絡消防及執法部門等緊急部門;次一級個案則會做中、長線跟進,並轉介至社署;需求最低個案則轉介至其他非政府機構協助。
馮指,熱線中心在辦公時間內可直接轉駁電話予相關機構,非辦公時間則會填寫轉介表格,由相關機構盡快聯絡求助者。他指熱線中心內的接線員包括義工、社工及專業人員,均已受培訓,現場也有督導員及社工負責管理。他指部分來電者僅欲簡單了解熱線服務,傾談時間平均少於10分鐘;若需情緒支援個案,則會多談20至30分鐘。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總幹事曾展國指,熱線僅運作數日,不欲過早總結其效果。香港心理衞生會總幹事程志剛認為,參照過往服務經驗,求助人多數需要即時的情緒支援,或了解支援途徑,轉介個案已屬下一步,加上正值假期,暫未收到相關轉介。程指現今青少年較少打電話求助,故熱線開通後,組織旗下的「輔負得正」手機應用程式仍持續運作,以作為輔助。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