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環署推空泛指引 垃圾徵費滿疑問

垃圾徵費將於今年4月1日起實施。 垃圾徵費將於今年4月1日起實施。
垃圾徵費將於今年4月1日起實施。
雙重收錢憂慮 恐現「牴觸情緒」
縱使距離垃圾徵費實施尚餘3個月,但市民、業主立案法團,乃至物業管理、清潔公司等各單位,均對這項新政策充滿疑問,有政黨計劃在未來一個月在東區設立街站,收集大眾對徵費實施的意見,再轉達予港府。議員批評當局未有全面推廣徵費計劃,更沒主動協助市民及法團解決實際的困難。
垃圾徵費將在今年4月1日起實施,市民屆時扔家居垃圾等均需繳交徵費,否則即屬違法。有政黨在昨日啟動「都市固體廢物收費你點睇?」行動,計劃與港島東新任區議員於未來一個月,在社區廣設諮詢街站,收集市民及法團意見,在統計及整理後將意見轉達當局。議員梁熙表示,連日來收到不少市民及法團的意見,普遍均對徵費充滿疑問,擔心徵費推行後會出現「牴觸情緒」,令市民隨處扔垃圾,垃圾圍城,期望意見能令當局在徵費實施前,協助民眾解決相關問題。
未能向住戶交代安排 法團兩難
環保署相關良好作業指引指出,物管公司或清潔承辦商處理違規垃圾時,需以指定袋包妥才交給垃圾收集商,令守法業主變相被「雙重徵費」,需同時承擔棄置自家垃圾開支及為違規者「埋單」。東區區議員李清霞提到,部分法團向她指,雙重徵費問題一直未獲得滿意解釋,導致法團在決定清潔公司安排及收費時出現困難,因此一直未能向住戶作出交代新安排。
東區區議員植潔鈴表示,部分「綠在區區」遠離住宅集中的地方,不便長者;但回收街站「流動回收站」一星期只會到訪屋邨附近一次,令居民家中儲存大量的回收物。
50公共屋邨逐步設立綠在區區
環保署早前指去年底起將逐步在50個公共屋邨設立綠在區區,例如「綠在葵芳」和「綠在大窩口」,今年首季亦會有首間設於港鐵站的「綠在青衣」開幕, 「綠在黃大仙」則預計於今年第4季開幕。
另外,未來垃圾徵費將分兩種模式,包括按袋或按標籤收費,或按重量徵費。前者適用於大部分住宅及工商業舖等,市民丟掉一般垃圾須先購買指定袋包妥垃圾,指定袋分9種大小,容量介乎3公升至100公升,以每公升垃圾0.11元計算,每個袋售價0.3至11元不等。環保署預料3至4人家庭每日約需花費1.5元垃圾費,即每月垃圾徵費的開支約為30至50元。
至於未能放進指定袋的大型垃圾,市民則須貼上每個收費11元的指定標籤才可棄置。指定袋和指定標籤將來可指在數千個獲授權的零售點,包括超級市場、便利店、網上平台等購買。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