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自成一家:收離境稅政治不正確

港府連年財赤,加上疫後消費外流嚴重,有投行倡議當局增設陸路或海路離境稅,若每人每次收取25元,全年可為庫房帶來23億元收入。依我來看,這個建議純粹得啖笑,最大的問題是政治完全不正確,與國家政策大方針背道而馳,絕對會令香港得不償失。
從坊間的反應來看,支持徵收離境稅的主要是餐飲和零售業人士。這些行業受通關後北上消費熱潮影響,生意較疫情期間下跌了不少。若離境稅可迫使港人重新留港消費,它們將會直接受惠。
但要知道,小地方的消費被周邊更大、更便宜的地方搶走是普遍現象,如新加坡人一放假就喜歡到鄰近的馬來西亞消費。內地相比香港是巨大的經濟體,市場大、選擇多。而且雖說內地亦面臨人口老化,但大城市的人口紅利仍然比香港有優勢。若單純在相同的條件下競爭,香港這個小市場肯定贏不過內地這個大市場。
中央亦看到香港的比較優勢正在逐漸喪失,所以近年提出讓香港升級,轉型發展創新科技中心,甚至要求深圳前海等地服務香港,大方向是促進兩地融合,而不是分而治之。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布《大灣區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就提到要改善通關流程,在更多口岸實施24小時通關和一地兩檢模式。可見國家的用意是打通粵港澳三地人流物流,讓三地雖然有不同制度,但生活可以一體化。過關人多就多開口岸,多多益善。
在這個大前提下,港府若徵收離境稅阻止港人北上,就是與國家政策背道而馳。京官早些日子囑咐香港各界要以大局為重,有時不要計較「小我」的利益,一定要以香港和國家的「大我」作為考慮點,其實已經回答那些建議收離境稅的人了。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