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堅持待變

也門叛軍青年運動(又稱胡塞武裝)敢於襲擊美國航空母艦,是自恃美國不敢進攻其根據地。不是美國軍力不足,而是攻擊也門會是徒勞無功,打不死胡塞武裝。而此時,什葉派的政權與政治勢力,從伊朗、伊拉克到敍利亞,都似有共識,就是藉以巴之戰,把美國勢力從中東趕出去,結束歐美大國在中東一、二百年的搗亂、破壞。歐美大國不去,中東各國、各民族難以坐下來談判,從根本解決中東的困局。
伊朗與伊拉克、敍利亞及也門已成聯盟。伊朗與沙特的和解,把伊斯蘭教中兩大教派(遜尼與什葉)聯合起來,使教派之爭不會被利用為政治衝突。在美國撤走後,庫爾德人亦難以在美國庇護下追求獨立。沒有美國,以巴戰後的政治安排足以迫使以色列接受與巴勒斯坦共存,在中東與阿拉伯、伊斯蘭教各民族和平共處,甚或合作發展,建設由波斯灣至東地中海的油氣大聯盟,以能源作中東復興的基礎。
胡塞武裝襲擊紅海航道美以海軍的政治意義,便不只是用武力壓迫以色列停戰加薩這樣的短期目標,而是可全面推動中東未來的區域發展、政經乃至社會文化的轉變。地緣政治實際上是全球政治的組成,與全球政治是互為因果,作用不會局限一地一時。
對於以色列,這樣的可能變化是猶太復國主義者所極不願意,打破了他們大以色列立國的夢想和計劃,所以他們堅決一戰,寧願玉石俱焚。但美國還有退路。在阿富汗可以敗退,因為美國還有更多其他地緣和全球利益要維護和爭取,霸權主義還未到全面崩潰的地步,有所求便不介意一時一地之失。因此,美國在形勢比人強底下,是可以在中東撤退,放棄以色列。
而在美國的猶太勢力,還未至於完全壟斷該國的政治,它們也未必盡心效忠以色列國。內塔尼亞胡政權現時似有美國的全力支持,若戰爭拖延下去,至少是幾個月時間,美國的立場便可能有變。相對來說,美國的其他盟友,歐盟與日本都不會願意為以色列而與中東其他國家交惡。胡塞武裝對紅海航道的打擊,對其影響極大,它們必然要求停戰,恢復經濟與交通,且會以參與中東未來發展作為它們的中東政策,支持以色列絕對不會熱心,這可從聯合國有關決議投票上看到。
中東變局,便決定於哈馬斯可堅持多久、胡塞武裝會堅持多久了。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