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胡塞因素

從烏克蘭戰爭,美國用北約借烏克蘭作代理人,傾西方全力卻打不敗俄羅斯。到以巴之戰,哈馬斯打破了以軍戰鬥力的神話,且暴露出美國與以色列幾十年來在巴勒斯坦進行的種族清洗行動。美國民主人權的神話也同樣被打破。在加薩,美國全力支持以色列也打敗不了哈馬斯的民間武裝,顯示戰爭不僅靠武器、財力和軍隊規模,更重要的是士氣和道德意志,哀兵必勝。
以色列陷於苦戰,也門叛軍青年運動(又稱胡塞武裝)卻擴大了戰場,參加對以色列的戰爭,並且是以歐洲經濟命脈的紅海航道作為打擊重心。美國護航護不了,歐盟亦不可能替代上陣,對付胡塞武裝比對付哈馬斯更困難。哈馬斯是無路可逃,只能以加薩人民的生命相搏。胡塞武裝卻是以紅海航道作為賭注。敗者則航道破壞,歐亞海運主通道折斷,結束了蘇彝士運河開通後歐洲進軍和主宰亞洲的條件。勝則胡塞武裝便成為紅海航道的保護者,也以此來收取政治與經濟利益。過往幾十年,歐洲與亞洲建立的供應鏈體系便如肉在俎上,由胡塞武裝及其政治同盟控制。這會是自葡萄牙殖民主義進入印度洋之後,歐洲代表的西方的最大挫折,甚或會扭轉歐亞一直以來偏於歐洲的權力平衡。歐洲便會從擴張轉為收縮,進入衰落階段。
美國意識到紅海航道的戰略重要性,可卻護航不成,也不可能進攻也門胡塞武裝的根據地。無法可施,任由胡塞武裝挑選西方及以色列的貨輪來進行襲擊,把紅海航道轉變成為由政治選擇把持的關口。
若以色列在加薩戰勝,胡塞武裝會加強對紅海航道的攻擊,將擴及所有支持以色列的國家船隊。若以色列戰敗,胡塞武裝可與歐盟等談判,有條件地開放紅海航道,但對美國則會乘勝追擊,與伊朗一起尋求把美國勢力完全從中東驅逐出去。歐美帝國主義、殖民主義便會在三、四百年後,從印度洋被迫撤退。印度洋會回復在此之前海上絲綢之路的和平、開放與多元化的共用局面。
由於美國去工業化,也控制不了中南美洲,不可能再對當地各國恢復過往生產的奴役,跨大西洋的經濟政治體制霸權便瀕臨瓦解。歐盟多會通過烏克蘭和談與俄羅斯重建合作關係,穩定整個歐洲。中國更可大舉進軍地中海和北海、波羅的海。全球格局便急速重整了。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