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致命工業意外 14宗涉政府項目

蕭倩文指工傷個案主要來自密閉空間、吊運、拆卸及高處墮下意外。 蕭倩文指工傷個案主要來自密閉空間、吊運、拆卸及高處墮下意外。
蕭倩文指工傷個案主要來自密閉空間、吊運、拆卸及高處墮下意外。
【本報訊】工業傷亡權益會進行工傷及職業安全大事回顧,跟進的職業死亡意外共有74宗,主要來自建造業,錄24宗,致25人死亡。總幹事蕭倩文昨日表示,情況令人擔憂,指個案主要來自密閉空間、吊運、拆卸及高處墮下意外,另外亦多了3宗涉及觸電的意外。而涉及到政府的工程有14宗,蕭認為反映監管不力,有需要加強。
蕭倩文出席電台節目時指出,建造業吊運工作有一貫守則,如跟足指引及守則,相信不少意外可以避免,但現時存在交叉作業、趕工或安全意識不足等情況,她建議吊運工作要規定有信號員在場指示,以減少意外發生。
她又提到18宗在工作期間猝死的個案,反映在職場中或面對工作環境問題,例如是天氣或超時工作等,而被歸類為猝死屬個人因素或自然死亡,家屬無法得到賠償,她認為應爭取或修例,如猝死是由工作因素引致,亦應得到賠償。
違職安例判罰輕 欠阻嚇
蕭倩文又表示,今年社會就職安健方面多了討論,這是好的做法,但亦有完善的需要,一些個案罰款相當低。她舉例說,有個案涉及僱主無為工人購買勞工保險,雖然最高罰款是10萬元及監禁兩年,但從過往判罰數字來看,平均只罰款數千元,完全發揮不到阻嚇作用,認為要更大力的鞭策甚至監禁,才有足夠阻嚇力。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