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港出口印度 人造扮天然誇值百倍收「貨款」 跨境鑽石貿易 洗黑錢5億

犯罪集團利用價低的人造鑽石「魚目混珠」。(蘇偉明攝) 犯罪集團利用價低的人造鑽石「魚目混珠」。(蘇偉明攝)
犯罪集團利用價低的人造鑽石「魚目混珠」。(蘇偉明攝)
【本報訊】針對一個活躍於香港及印度的洗黑錢集團,香港海關自今年初起與印度海關進行情報交流,發現該集團於兩地設立鑽石貿易公司,並申報由香港向印度出口大量天然鑽石,惟以價值僅百分之一的人造鑽石「魚目混珠」。待印度當地收取貨物後,便能以價單上誇大的價格,向香港匯入國際犯罪得益,再作進一步清洗處理,企圖以正常貿易掩飾洗黑錢活動,涉款高達5億元。
港印共拘8人 包括主腦
香港海關連月分析貿易及銀行文件,經深入調查後,於上周二及上周三展開代號「破鑽者」行動,期間動員約40名關員,搜查各區共4個住宅單位及尖沙咀4間辦公室,檢獲大量懷疑人造鑽石、小量天然鑽石、約值100萬元外幣現金、多部手機、手提電腦、公司印章、支票簿、銀行卡、銀行文件及出入口文件等證物,並且拘捕4名男子(30至56歲),他們其後獲准保釋候查。另一方面,印度當局拘捕4名男子,相信他們是集團成員。
在本港被捕的男子,各自報稱為公司董事、經理及辦公室助理,當中包括3名南亞漢,他們俱持有香港身份證並長居香港。4人相信是集團主腦、骨幹及基層成員,分別負責安排出口鑽石及報關、開設公司收取犯罪得益、利用傀儡戶口或空殼公司協助進一步處理黑錢。海關已凍結各被捕人名下約570萬元存款,以及一間約值250萬元的商業物業,並將根據調查結果申請充公。
初步調查顯示,各被捕人於2018至2020年開設多個公司銀行戶口,並於2021年內共130次申報出口天然鑽石,每次申報的鑽石約200至500卡,價值由200萬元至500萬元不等,相信有人覷準鑽石體積小、運輸成本低且價值高,因而涉嫌利用人造鑽石以假亂真,扮成正當生意來轉移黑錢,合共收取涉案印度公司匯入共5億元。該筆數額佔戶口本身存款約七成半,加上戶口交易頻密,不時互相轉帳製造多重交易,而且大額資金「快入快出」,情況令人懷疑,最終在關員追查下破案。海關將循各被捕人背景及資金流向追查案件,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