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遊戲規則任性 經濟豈能兒戲

最近幾起事件,讓關係中國經濟的人士,實實在在體會到了「一場遊戲一場夢」。上周,國家新聞出版署突然發布《網絡遊戲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結果引發行業巨大恐慌,幾大遊戲巨頭在幾個股市的市值蒸發合計上萬億元。
殺傷力巨 效果成疑
而後,或許為了安撫市場情緒,新聞出版署一次性拋出了105個遊戲批准版號,這是史上首次單次獲准版號逾百。然而荒誕的是,其中一家獲准的浙江遊戲公司,早已在去年倒閉注銷。這種情況並非首次。2022年8月,新聞出版署批准遊戲版號的一家上海公司,在2021年就已轉行幼兒教育行業。對於中小型遊戲公司來說,本身主打一兩款遊戲營運,漫長的行政審批,令前期遊戲研發投入資金遲遲無法兌現回收,公司自然不堪重負,難以為繼。
受到內外各種不確定性疊加影響,中國經濟當下面臨着嚴峻的下行壓力。拚經濟成為了高度共識。從決策層到民間,異口同聲呼籲「信心」。然而,正如遊戲行業的咄咄怪事,充分體現出市場主體尤其是中小企業,為何成了驚弓之鳥,為何草木皆兵、信心難再。新聞出版署出台的「遊戲規則」,讓人真切感受到了中國經濟「遊戲規則」的任性。在龐大的黨政機構體系中,新聞出版署並非特別強勢的單位。然而,一紙數千字的文件,就可以讓一個關乎億萬人生活和生計的行業,幾乎心臟驟停。
類似的文件,是部門利益割據的產物。一個個黨政機構,就是通過這種紅頭文件,為自己增添權力籌碼。這些文件,並非法律,卻比法律更具有直接殺傷力。就以《網絡遊戲管理辦法》為例,細化到不得設置每日登錄,不得設置首次充值、連續充值獎勵。這些行政規定的法律依據何在呢?名義上標榜為了保護青少年,但網遊豈是青少年的專利呢?何況這些措施是否真能起到「保護」效果,也無從論證。但對企業和行業的摧毀性影響,卻是實打實的。
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稱:「要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強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科技、環保等政策協調配合,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高層亦強調:「審慎出台收縮性政策。」坦白說,新「遊戲規則」就是與此背道而馳。
要提振經濟信心,單單局限於財稅、貨幣等舉措,早已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為今之計,是要營造寬鬆大環境,真正簡政放權,激發活力。現實的困境是,在宏觀導向上雖鼓吹鬆綁放活,但具體到各領域,卻幾乎無一不是在收緊。硬性規定愈來愈多,條文愈來愈細化,部門權力愈來愈強大,到頭來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擠壓更多生存空間。
正如最近這場「遊戲規則」風波,一個部門的一紙文件,就可以讓此前一場舉國部署的經濟會議的努力,登時化為泡影。要全心全意拚經濟,必須切實根絕此類任性遊戲。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