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易致敏痛風 慎吃大閘蟹

【本報訊】秋冬是吃大閘蟹的季節,相信不少人已大吃一餐。不過,大閘蟹含膽固醇,很多人「邊吃邊驚」,尤其長者,擔心進食過多膽固醇會影響血液的壞膽固醇水平。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社區營養服務部營養師為大閘蟹「大平反」,指對膽固醇影響更大的是整體脂肪的攝取量,而大閘蟹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較少,適量攝取對身體不會構成太大風險。但同時提醒兩類人忌吃,對甲殼類海鮮敏感人士不適宜吃蟹,有痛風的長者亦要小心。
營養師:飽和及反式脂肪較少
大閘蟹營養價值跟其他蟹相若,以100克大閘蟹蟹肉為例,大約有100卡路里,當中約有17.5克蛋白質,相當於約3隻中型雞蛋提供的分量,亦只有2.6克脂肪,實屬低脂的蛋白質,所以大閘蟹根本並非「好肥」。
蟹肉亦含有相當的礦物質,例如鈣、鐵及鋅質,100克蟹肉有約3毫克鐵質,已佔長者每日鐵質建議攝取量的25%,因此能幫助製造血紅素和紅血球,將氧氣運送至身體各個部位,可預防貧血、頭暈、疲倦乏力等問題,豐富的鐵質及鋅質亦有助維持免疫力,減少患病的機會。
一隻5至6両的大閘蟹約有267毫克膽固醇,很多人擔心進食過多膽固醇會影響血液的壞膽固醇水平,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其實對膽固醇影響更大的是整體脂肪的攝取量,尤其是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一般含高膽固醇的食物亦含較高飽和脂肪,所以限制進食動物皮層、加工肉類、牛油、餅乾類(普遍含棕櫚油)、蛋糕、酥皮或油炸類小食等更為重要。反之,大閘蟹的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較少,適量攝取對身體不會構成太大風險。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