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半數電車裝有RFID閱讀器 支援追蹤

嘉諾撒聖心書院的同學建議,在電車站安裝顯示屏,提供電車到站時間、目的地及載客量等資訊。(陳施敏攝) 嘉諾撒聖心書院的同學建議,在電車站安裝顯示屏,提供電車到站時間、目的地及載客量等資訊。(陳施敏攝)
嘉諾撒聖心書院的同學建議,在電車站安裝顯示屏,提供電車到站時間、目的地及載客量等資訊。(陳施敏攝)
【本報訊】為融入未來智慧出行藍圖,香港電車正進行一系列智能電車管理系統的測試,包括應用無線射頻辨識(RFID)技術,支援電車的位置追蹤,現時已有半數電車車頂裝有RFID閱讀器;電車公司亦正研究電車到站預報的手機應用程式,令市民及遊客有更方便的出行體驗,最快2025年推出。此外,電車姊妹公司叮叮科創,本月初曾舉辦創科比賽,邀請中學生為本地交通發展出謀獻策。
香港電車市場商務及品牌總監張永恒指,相關的智能系統研究及測試包括利用RFID技術,支援電車的位置追蹤,方便控制室讀取即時車務訊息,以提升電車通訊、車務調配、車隊管理及營運效率;現時已有半數電車車頂裝有RFID閱讀器,預料明年底擴展至所有電車。他續指,下階段將研究在手機應用程式,增加電車到站預報功能。
現時不少公共交通工具可查閱實時車廂載客量,問到電車會否考慮在應用程式推出類似功能,張永恒指,公司早前曾嘗試在車內安裝紅外線傳感器,計算上落車乘客人數,惟準確度僅約80%,故公司更傾向使用不具人面識別功能的鏡頭。他透露,公司本月中旬曾與本地初創商討類似方案,連同車廂車站所需的鏡頭以及背後的資訊管理系統(CMS),惟保守估計成本要近達1,000萬元,故目前仍在研究階段。
中學生研電車資訊顯示屏
香港電車姊妹公司叮叮科創,本月初舉辦首屆「叮叮科創大賽」,邀請中學生就智慧出行提交STEAM方案,吸引超過50組學生報名參加。當中嘉諾撒聖心書院的「電車智能預測系統」為中文組冠軍方案,建議在電車站安裝顯示屏,為候車乘客提供電車到站時間、目的地及載客量等資訊。
身兼叮叮科創總經理的張永恒認為,該方案與公司正研究的智能電車系統相似,但在車站安裝顯示屏,困難在於現有逾80%車站未有通電,僅通電每個車站就要6位數金額,且通電後每個車站須安裝兩個顯示屏,成本非常高昂;加上電車站位於路中間,比起位於路邊的巴士站,政府的審核更嚴格、耗時更久。他補充,相關方案雖是好提議,但非公司的優先考慮,現階段重心仍是做好電車到站預報功能。
此外,比賽的英文組冠軍方案「橫行不霸道」,由張祝珊英文中學的同學提出,該方案建議把電車下層其中一邊的椅子,改為裝有軟墊的「挨板」,既可騰出更多空間方便乘客上落車,又能讓乘客倚着「挨板」站立,減少乘客在電車減速或停靠時失平衡的風險。
張永恒表示,公司一直關注電車下層的擠迫問題,最新的80架第7代電車,下層其中一排橫向櫈已改為直向櫈,冀減省乘客坐下後雙腳佔用的走廊位置;而上車位置也裝有一塊木質「挨板」,試驗該處是否有機會可成為站立空間。他補充,電車地板本身塗有防滑物料,認為同學的提議具可行性及實用性,甚至可作為電車車隊研究和升級至第八代電車的參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