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大灣區研放寬港澳投資者限制

【本報訊】國家發改委昨日發布《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大綱是要經過3年努力,基本上建成一個與國際通行規則銜接的營商環境和制度體系,讓「共商共建共享」體制機制運作更順暢,在全球範圍集聚和配置各類資源要素的能力明顯增強,營商環境競爭力居全球前列。
首先是優化市場准入環境,如「深入推進」深圳放寬市場准入特別措施,對大灣區內地9市開展市場准入效能評估。同時,研究進一步取消或放寬對港澳投資者的資質要求、持股比例、行業准入等限制,將有關開放措施納入內地與香港、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框架下實施。
另一方面要加快建設服務型政府,推動涉企補貼獎勵等政策「一網通辦」、「免申即享」,建立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的「一卡通」服務管理模式。與此配合的是人員來往政策,如「提升跨境通關便利度」,為持港澳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外國人,來大灣區內地9市洽談商務、開展科教文衞交流活動提供辦理長期簽證便利;研究為符合條件的大灣區人員赴港澳開展商務、科研等,提供更便利簽注安排。
同時再優化通關流程和作業方式,在更多粵港、粵澳口岸實施「一地兩檢」、「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等人員通關新模式,結合實際需要推動更多口岸實施「24小時通關」。並要持續推動車輛往來便利,不斷完善「澳車北上」、「港車北上」政策,支持更多符合條件的港澳非營運私家車,毋須配額多次經港珠澳大橋口岸進出廣東省。
擬港澳居民報考內地公務員
《行動計劃》亦特別提到「便利港澳居民來粵發展生活、擴寬港澳居民就業創業空間」,加快推動港澳居民中的中國公民,依法報考大灣區內地公務員,定期發布大灣區急需緊缺人才專業目錄,此外為港澳青年提供更多就業崗位。支持港澳服務提供者在廣東省按規定開設和運營養老服務機構。
另外,「推動跨境便利執業與行業標準共通」,如優化港澳專業人士在大灣區內地的職稱申報評審機制,研究在部分重點領域,率先推動港澳專業人才便利執業。
財金方面則「穩步推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如擴大金融業對港澳開放,支持深交所、廣期所與香港交易所深化務實合作。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