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東呼即應:倡徵海陸路離境稅 位位$25難補庫房空虛

港人北上消費蔚然成風,有機構建議港府可考慮徵收每人25元海陸路離境稅。 港人北上消費蔚然成風,有機構建議港府可考慮徵收每人25元海陸路離境稅。
港人北上消費蔚然成風,有機構建議港府可考慮徵收每人25元海陸路離境稅。
東呼即應分析利弊 唔養假難民更實際
港人北上消費蔚然成風,有機構建議政府考慮徵收海陸路離境稅,每人徵收25元。港府早於2001年已曾探討徵收海陸路離境稅,如今本港經濟縮水,發出報稅表數目連續3年錄得跌幅,加上賣地成績不理想,地皮屢見流標,當局庫房空虛,要「撲水」開源本屬常情,但有議員擔心內地客或因此減少赴港,本港恐得不償失。
有機構留意到北上消費的港人數字,較海外旅客入境香港更為強勁,出入境比率為3:1,建議港府可以考慮徵收每人25元海陸路離境稅。此建議其實並非新鮮事,早於2001年8月,「稅基廣闊的新稅項事宜諮詢委員會」曾發出「擴闊稅基 改善稅制」諮詢文件,探討可引入的新稅項,海陸路離境稅與一般消費稅都是其中的選項。稅務局今年向全港納稅人,發出約240萬份報稅表,比起2022至2023課稅年度發出的273萬份報稅表,銳減33萬份,更是持續3年錄得跌幅;加上賣地成績不理想,地皮流標不絕如縷,庫房收入已「滴滴仔、奀過鬼」,港府還要大愛無疆,年燒14億元公帑養假難民治安毒瘤。
對比1.5萬億搞基建 杯水車薪
在各項主要收入大減、而支出又大大筆倒水似的情況下,港府依然一意孤行,預算高達1.5萬億元的「明日大嶼」與「北部都會區」,單靠庫房數千億元儲備實難支撐。就算採納上述建議實施「海陸路離境稅」,以本港今年約有9,000萬旅客人次出入境計算,估計可以帶來23億元收入,但對比起1.5萬億元的基建費用,可謂杯水車薪。
政府財困下設法開源,亦屬情理之中,議員張宇人表示,能增加政府庫房收入是好事,但對徵收海陸路離境稅仍有擔心,尤其內地數千萬居民頻繁來港,形容並非「有賺無蝕」。他提出,若只向本港永久居民徵收海陸路離境稅,會比向全部出境人士徵稅好,又指內地消費水平對很多港人而言頗為相宜,25元稅款不會阻止他們北上消費的意願。
港人喜歡北上消費,本報早前亦曾引述深圳媒體報道,10月有355萬人次港人到深圳,折合在當地消費了39億港元,按當地消費統計方法,港人該月在深圳人均消費折合約為730港元。深圳及大灣區商舖紛紛推出優惠吸引港客,羅湖區萬象城23間商店早前試行境外旅客購物離境「即買即退」退稅優惠,買一萬元人民幣商品可退900元稅款,變相是九一折優惠,加上內地之前已經在支付系統上大開方便之門,容許綁定境外信用卡,港人受吸引蜂擁北上「吃喝玩樂玩」,對本港市道的打擊可想而知。
民急商急官不急 拒撤辣救市
諷刺的是,港產官僚又再一副「民急、商急、官不急」的態度,社會各界多次提出,樓市是一地經濟的寒暑表,撤辣要徹底,激活本港經濟,而樓市與股市禍福相依,樓股旺香港才會旺,而非光花心機搞「廟街夜繽紛」。
東呼即應爆料熱線東呼即應爆料熱線
東呼即應爆料熱線
東網版面新設計一撳即睇東網版面新設計一撳即睇
東網版面新設計一撳即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