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垃圾桶「新細口仔」 趕絕拾荒礙減廢

不少人擔心拾荒者摷垃圾桶弄污環境。 不少人擔心拾荒者摷垃圾桶弄污環境。
不少人擔心拾荒者摷垃圾桶弄污環境。
加裝鎖頭 難取膠樽鋁罐送回收
街邊的垃圾桶自上月起陸續更換成新款「細口仔」垃圾桶,目的是配合垃圾徵費,促進社會減廢及資源回收。不過,有關注廢物處理的人士指新桶不便於拾荒者收集廢物並送往回收,又指社會一直毋視他們協助社區減廢的角色,促提供合適平台予熱心人士「轉廢為材」。關注基層團體亦指本港缺乏友善對待拾荒者政策。環保團體認為垃圾桶內廢物較污糟,宜另設地方供社區互相轉贈可回收物,以提升回收率。
新設置的470個新型垃圾桶沿用現有的橙色,其圓頂設計可防止堆放垃圾,橢圓形的投入口亦較舊款細。環保署早前介紹,新型垃圾桶的煙灰缸可透過手動傾側,令煙灰直接倒入桶內,方便清潔工清倒煙灰;內外桶有掩門,清潔工換袋時可減少提舉動作。垃圾桶亦能上鎖,防止有人打開垃圾桶棄置大量垃圾。
新垃圾桶看似完美,但關注廢物處理、曾任職清潔工的的藝術家程展緯卻指新桶及香港資源循環系統未有關顧拾荒者。他指出,新垃圾桶的投入口再縮小,令拾荒者更難從垃圾桶中找出具回收價值的東西,例如膠樽等,變相不利於「減廢」。
倡平台設經濟誘因吸引回收
程提到,現時清潔工人大多不喜歡拾荒者從垃圾堆中找回收物回收;市民亦對拾荒者摷垃圾桶感煩厭,擔心弄污環境,令拾荒者的行為變得不討好。但他指,拾荒者事實上一直默默為社區將廢物回收「減廢」,在社區中正擔當「前線積極回收者」的角色。
程認為,既然當局的政策目的為提升回收率以減少廢物量,何不提供平台方便熱心參與回收的人「多行一步」。他指,過去曾在北歐已實施膠樽按金回收制度的地方視察,交還廢膠樽會退回至少約一元按金,但當地公共垃圾桶內仍被扔滿膠樽、鋁鑵,需依賴拾荒者退回廢膠樽,而部分垃圾桶旁配有膠樽收集箱,令有心人可在箱內找可回收賣錢的東西,他認為本港亦值得借鏡。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吳衛東亦指,本港缺乏友善對待拾荒者政策,食物環境衞生署人員會沒收手推車等「搵食工具」或控告阻街,現時連大小垃圾桶都有不友善狀況,恐損他們生計。吳指出,不少拾荒者不願意領取社會福利,但缺乏工作能力,別無選擇下才執紙皮、鋁罐等變賣維生,社會要解決拾荒問題,根源仍需從社會福利方面處理。
綠惜地球總幹事劉祉鋒則指,垃圾桶混合廚餘等多元廢物,通常較為污糟,摷垃圾的確容易影響街道衞生。另一方面部分市民見到「推紙皮姐姐」等拾荒者會主動交予手上廢紙、金屬等,他認為可以在公園等社區角落,設置回收物臨時存放點,供市民放下乾淨的可回收物。熱心回收的人士則將可回收物交到合適的地方處理,令人人能為環保作出貢獻,亦方便生活較繁忙的市民之餘,有助減少摷垃圾的情況。 記者陳澋俊
「細口仔」垃圾桶的投入口由橫向改為直向。「細口仔」垃圾桶的投入口由橫向改為直向。
「細口仔」垃圾桶的投入口由橫向改為直向。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