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醫健:藥到病除:咳藥水的迷思

踏入冬季流感及新冠肆虐,咳嗽是常見的病徵,嚴重的情況或會為日常生活造成不便。
一般而言,咳嗽是把氣管與咽喉的障礙物,以痰沫的形式吐出。常見的咳嗽可分為乾咳、痰咳及敏感咳,所以咳藥水分為不同的種類,以針對不同類型的咳嗽。另外,值得一提,大部分咳藥水只是紓緩病徵,並非具有治本之效。
痰咳,可以使用化痰及祛痰的咳藥水。化痰的作用主要是稀釋痰液,令病人可以更容易咳出痰液,常見的藥物成分有溴己新 (Bromhexine)、胱氨酸(Acetylcystein)及氨溴索 (Ambroxol)等成分。而祛痰用於增加氣管的分泌物,使痰液可以更容易經呼吸道排出,對濃痰者較有效,常見的藥物成分包括Ammonia Chloride及Ipecacuanha,由於氣味比較刺鼻,因此俗稱 「馬尿」。而祛痰劑有刺激胃黏膜的作用,因此可能會引致腸胃不適。
乾咳,可以使用鎮咳劑,主要作用是抑制中樞神經而紓緩咳嗽,所以痰咳患者不應使用。
另外,咳嗽有機會因為鼻水倒流,或敏感所致。所以,服食具止敏感作用的抗組織胺亦可紓緩咳嗽。此外,抗組織胺亦能減少流鼻水和噴嚏,從而減低鼻水倒流的情況,因此它們可用於止咳。雖然,咳藥水一般可以在社區藥房購買,但是應徵詢藥劑師或醫生意見,服食所需的合理劑量。
正常而言,因感冒引致的咳嗽,一般最少需要3至4日才可康復。然而,若服藥後情況持續惡化,應盡早求診。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
藥物教育資源中心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