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新東爆發8人感染 乙鏈奪2命 7患者曾上水天光墟買淡水魚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絕大多數相關侵入性乙型鏈球菌病例與流行病學無關。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絕大多數相關侵入性乙型鏈球菌病例與流行病學無關。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絕大多數相關侵入性乙型鏈球菌病例與流行病學無關。
【本報訊】侵入性乙型鏈球菌繼2021年在港爆發導致至少7人死亡後,今年自9月患者顯著增加,新界東有8宗病例經檢測發現帶有相同基因序列ST283的侵入性乙型鏈球菌,當中兩人死亡。衞生防護中心回覆表示,其中7人曾到上水天光墟購買淡水魚,各人發病前均曾徒手處理過淡水魚,當中一人更曾食用未經煮熟的鯪魚,其餘則食用已煮熟的鯇魚及大頭魚,但防護中心在兩個魚檔搜集的樣本卻未驗出該基因序列的侵入性乙型鏈球菌。
防護中心未主動公布
據一位不具名的傳染病控制及公共衞生專家表示,是次ST283群組感染,從定義上而言屬一場爆發,對當局沒有主動公布這一點感到有點詫異。防護中心解釋指,絕大多數相關病例與流行病學無關。
議員林素蔚則認為,衞生署需要交代個案是否由乙型鏈球菌導致死亡,抑或由其他併發症引致。她又指,衞生署及其他相關部門應向公眾交代感染及死亡數字,讓市民提高警覺。
衞生防護中心於英文月刊《傳染病直擊》披露,今年10月27日收到醫管局通報,9月起侵入性乙型鏈球菌患者人數上升,由以往月均18宗增至9月29宗,主要因為新界東聯網病例增加,涉及沙田、大埔及北區。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