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應對氣候變化 政府稱港需拓水源

將軍澳海水化淡廠第一期前日起生產食水。 將軍澳海水化淡廠第一期前日起生產食水。
將軍澳海水化淡廠第一期前日起生產食水。
【本報訊】全球氣候變化將加劇降雨變化,水務署署長邱國鼎昨日表示,本港須發展更多不受氣候變化影響的新水源,令整個水資源組合更多元化,其中將軍澳海水化淡廠第一期已於前日(22日)起提供食水,預料全面投產後每日可生產13.5萬立方米食水,佔本港食水用量約5%。他又指,署方會繼續推行各項控制食水需求措施,並會加強向大眾推廣節約用水訊息。
將軍澳海水化淡廠前日啟用
邱國鼎出席電台節目時指,為應對氣候變化預計帶來的影響,本港需發展新水源,令水資源組合變得更多元化。他續指,將軍澳海水化淡廠第一期,連同明年陸續啟用的石湖墟再造水廠、安達臣道中水處理廠,將為香港提供3個新水源,分別是淡化海水、再造水及重用中水,提升本港供水的韌性,其中將軍澳海水化淡廠第一期已於前日起生產食水,料在全面投產後,產量可達每日13.5萬立方米,佔本港食水用量約5%。
邱國鼎又指,自2021年起,東江供水協議已優化為「統包扣減」方式,即當每年實際取水量低於每年供水量上限時,可從每年基本水價中扣減水價,扣減金額為節省的水量乘以扣減單位水價。按協議,香港除可獲得供水量的上限保證,即每年上限為8.2億立方米,亦可以每月按實際需要,通知廣東省政府所需的東江水供水量。此舉使香港在控制存水量方面更具彈性,避免浪費東江水資源,並節省運送東江水的能源成本;現時東江水佔全港淡水用量約70%至80%。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