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政府促公僕慎言 指私人身份非免死金牌

當局承認有批評聲音,指公務員按本子辦事和僵化。 當局承認有批評聲音,指公務員按本子辦事和僵化。
當局承認有批評聲音,指公務員按本子辦事和僵化。
【本報訊】政府日前公布更新《公務員守則》諮詢稿。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指「慎言」是美德,認為公務員發表意見必須小心,而職級愈高,空間可能愈小,即使以個人身份發言也不是「免死金牌」,需為被公開的私人談話內容而負責。
楊何蓓茵昨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若以為私人身份發言就有一個「免死金牌」,似乎不太正確,同事要清楚在甚麼場合、對甚麼人發言,倘在一個私人小圈子說的,但最終傳到出去,都要負責。況且該場合是怎樣,說或不說、或說多少其實都可以決定的。公務員若以私人身份談論政府的事需按守則,但不代表沒有空間,如果是為了爭取薪酬或福利,也是合理的,但要留意表達的方式,如採取阻礙政府施政或破壞社會安寧等極端手法,不但是「踩界」,更是「過界」,但她相信有關工會是會透過守法及理性的態度來表達意見。
強調「慎言」是美德的楊何蓓茵,指任何人都要慎言,公務員亦不例外,無論在現實或網上世界都是一樣的。之不過,公務員並非不能就政府的政策發表任何意見,只是發表意見的時候不要令人誤會是官方立場。就守則提到公務員要以民為本、離開舒適圈,她指過去的確有批評聲音,認為公務員按本子辦事和僵化,然而隨地緣政治和時局轉變,公務員需與時並進,方可符合市民期望,而更新守則完成諮詢後會再作定稿,並會在公務員之間加強宣傳,包括為部門首長舉行座談會,幫助他們回到部門解說,日後公務員學院培訓亦會加入更新守則的元素。
料兩年後流失率放緩
對於公務員流失,楊何蓓茵說今年的辭職人數減少,退休人數仍然較多,相信再過一、兩年整體流失率會再放緩。她說政府擴大投考公務員資格到大學三年級生,今年政務主任等6個職系聯合招聘,有2,270人仍在修讀學士學位,570人屬於三年級生,佔比四分之一。而獲有條件聘用的學生已屬於「候任同事」,當局會邀請他們假期時到政府做實習生,參加部門活動,藉此了解職系的工作方式和文化。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