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東呼即應:YouTube頻道偷東方獨家圖不斷 港府懶打網賊侵權

東方過去多次遭到侵權。 東方過去多次遭到侵權。
東方過去多次遭到侵權。
網絡寄生蟲坐享收益 東呼即應聲討狙擊
縱容侵權行為,無異於鼓吹不勞而獲。美國Google旗下影片分享網站YouTube頻道,多次上載《東方日報》及《東網》的獨家圖片,以及盜用網頁新聞內容。東方傳媒機構(下稱「東方」)作為版權持有人,即使要求YouTube正視侵權問題、要求Google加強規管,然而YouTube同Google置若罔聞、不予理睬,相關政府部門亦大耍太極,形成網賊只要分享內容就可以坐享YouTube的廣告費,但東方就得個「做」字的不公現象。《東呼即應》不禁慨嘆「東方做,網賊盜,YouTube打喊露」!
「升旗易得道」竊東方獨家救參圖
其實東方遭到侵權,過去《蘋果日報》及其網站「壹蘋果網絡」可謂慣犯。可惜事過未有境遷,YouTube頻道的侵權亂象十分離譜,如同其平台播出的色情影像一樣,呈現愈來愈無王管、日漸失控之勢。例如在2021年,轟動一時的女嬰與菲傭被綁架案,菲傭陪同少主前往遊戲班途中,遭賊匪擄上七人車後藏參元朗一個貨櫃內,主僕事後以爛櫈墊腳,爬上貨櫃頂求救,驚動村民報警。當日東方記者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獨家直擊「救參」驚險經過,得到第一手獨家圖片,包括女嬰被抱救出,以及驚魂未定的女傭,相關圖片在《東網》率先上載,結果遭YouTube頻道「升旗易得道」偷圖用作開版相,不但把東方的獨家圖片當成自家出品,還在沒有引述出處之下,「原汁原味」地讀出東方獨家報道內容。
「尊重知識產權」 美國言行不一
另外,去年東網曾於一日之內先後刊出「國際樞紐變孤島,航空業窮途末路」以及「男子假扮泰達幣賣家騙財80萬,潛逃6日終落網」為題的報道,然而同日有YouTube頻道竟將有關報道的網頁內容融入上載的影片當中,包裝成「晨早新聞報道」。而一個名為「娛樂放送」的YouTube頻道,被揭發自2020年5月19日設立以來,上載至少185段由《東網》製作的娛樂新聞。東方記者「搏到盡去攞料」,鐵腳、馬眼、神仙肚的採訪成果,網絡寄生蟲「唔該都冇聲」就據為己有。
諷刺的是,美國人高舉「尊重知識產權,打擊侵權行為」的同時,美國Google旗下影片分享網站YouTube頻道則多次出現東方被侵權的情況,難免令人質疑所謂「尊重知識產權」是不是講一套、做一套呢?至於奢言「網上並非法外之地」的一眾港產官僚,當有網絡侵權受害人向商經局投訴,所獲回覆是「涉事公司伺服器在美國,因此無法處理」,又指倘若涉及版權問題,應向海關投訴;如涉及私隱,應通報私隱專員公署;以及籲申訴人透過民事途徑,自行追究索償。
鑽空子避審查 淪為法外之地
對於YouTube用戶的侵權行為,律師江炳滔指出,《版權條例》528章當中有兩個不同的定義方向,分別是第一侵權及第二侵權,一般人談論知情與否,就是談論第二侵權的範圍。若果有平台拿了侵權影片,大量在香港發放給不同的瀏覽者觀看,便極有可能構成第一侵權。理大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講師陳偉強亦指,YouTube雖然有工具打擊侵權,但很多人可以鑽空子,換一個帳號或者換一個關鍵詞,就能避開審查。他認為YouTube並非沒有資源,為打擊這些侵權行為而設立能力更高的工具,反而令人覺得他們使用較低水準的工具的原因是沒有決心,導致侵權行為無日無之。
陳偉強又補充說,如果香港很多人可隨便在YouTube裏面侵權且逍遙法外,難免會淪為「法外之地」,亦有可能令商家覺得自家產品的知識產權會隨時被人盜用或侵權,自然削弱他們在香港投資的意欲。
東呼即應爆料熱線東呼即應爆料熱線
東呼即應爆料熱線
東網版面新設計一撳即睇東網版面新設計一撳即睇
東網版面新設計一撳即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