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重質不重量新定位 航運業靠服務突圍

政府日前公布《海運及港口發展策略行動綱領》,欲振興本港港口服務業。 政府日前公布《海運及港口發展策略行動綱領》,欲振興本港港口服務業。
政府日前公布《海運及港口發展策略行動綱領》,欲振興本港港口服務業。
貨櫃吞吐數目 回復世界第一渺茫
航運業曾是本港主要經濟支柱,但近年香港的貨運中轉樞紐地位急降,2022年貨櫃吞吐量更跌至全球第9,今年隨時跌出十大之列。政府日前發表《海運及港口發展策略行動綱領》,圖從船舶及專業服務等方面突圍,不過,香港付貨人委員會主席林宣武昨日坦言,世界生產基地已經轉移,香港欲將港口吞吐量回復至世界第一的機會很渺茫,他認為香港的航運業發展只能「重質」,而非「重量」。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昨亦辯稱「吞吐量不是海運事業的唯一指標」,香港仍有自身優勢。
林宣武昨日表示,受到地緣政治影響,部分原有生產基地已經轉移,如近年很多生產商不再在南中國設廠,改往東盟、印度或非洲設置生產線。
當局死撐吞吐量非唯一指標
他的說法與中美貿易戰打響後,美國對中國生產甚至香港製造的貨品層層設關卡有關,不少從事加工的公司陸續將生產線由中國遷往越南、印尼等地,內地出口量下跌,間接影響經香港轉口的貨運需求。林又稱,大灣區內的碼頭有不同分工,對本港亦帶來競爭壓力,直言香港的港口吞吐量要回復至世界第一的機會很渺茫。
林世雄則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政府推出綱領,是有願景將香港的吞吐量及排名回升,他承認本港港口設施有自動化不足及成本高的弱點,但亦有包括國際聯繫強,司法制度用普通法,稅制簡單等優勢,而且香港是自由港,貨物資金人才和資訊流通較佳。
他認為,貨櫃吞吐量不是海運事業的唯一指標,還要考慮船舶的管理、租用、經紀、代理、海事保險、法律、仲裁等,他期望本港在這方面再加強。他表示,希望擴大海運商業群,提供活躍、蓬勃和多元化的海事服務,而目前本港跟海運和港口相關的公司約有1,100家。
至於推動綠色港口方面,林世雄表示,屬過渡性的提供液化天然氣,明年會有定案,如何加注新一代綠色能源例如甲醇、氫,明年亦會提供路線圖。
香港的貨櫃吞吐量近年持續下跌,業界認為香港要奪回世界第一的機會很渺茫。香港的貨櫃吞吐量近年持續下跌,業界認為香港要奪回世界第一的機會很渺茫。
香港的貨櫃吞吐量近年持續下跌,業界認為香港要奪回世界第一的機會很渺茫。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