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歷史規律

以巴之戰會怎樣結局呢?這是世界都在注視的政治大事。不但關乎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勝敗,或中東的政局,而是觸及全球各個方面的發展。一是中東紛亂,石油天然氣的供應受阻,會否再來一次上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二是紅海航道陷入戰爭中,恍如上次蘇彝士運河石油貨輪阻塞的意外,但相信歷時會更長。二者都會衝擊國際貿易,對全球的通貨膨脹會帶來大的影響。
三是戰爭使軍火武器消耗增大,加上烏克蘭戰爭。不利的地方是涉及的國家財政受壓,以色列、美國和歐盟都十分明顯,俄羅斯則利害參半。而美國亦因武器生產出口使國防工業興盛起來,企業收益與股價大漲,抬托華爾街股市。美國債務大增,金融危機風險上升。短期卻是經濟回升、就業改善、金融旺盛,美國特殊的經濟效果把世界經濟放在一個不穩並難預測的局面中。歐盟肯定會重重受傷,但其他國家,包括中國未必受到沉重打擊。國際經濟形勢區域差別巨大,可無論如何,國際經濟在變動中,難以預測,風險頗大。以巴之戰,因此一如烏克蘭戰爭屬局部地緣戰爭,影響卻是全球。
烏克蘭戰爭決定俄羅斯命運。敗則有骨牌效應,聯邦難保。勝則形勢變動不大。以巴之戰決定的是以色列命運,敗則扭轉1948年以來的中東格局。中東脫離大國控制,各國重奪地區和國家發展的主動權,回復到英法與俄羅斯在中東的大國之爭前的多元當地語系化發展。中東或可復興。以色列之敗便是美國之敗。歐美帝國主義撤出中東,中俄卻不可能替代歐美。而僅與中東各國合作回復絲綢之路的貿易為主、交流交換為主的模式。
中東變天,便也是美國霸權主義、歐洲帝國主義、殖民主義時代開始終結,影響到全球的政治均衡。中國和俄羅斯未必替代,反而是各新興大國競相崛起,各顯風騷。多元多邊的國際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將取代300年歐美主宰的歷史。所謂歷史終結,便應在歐美帝國主義,它們歷史之終結。而不是歐美自由主義把世界歷史終結。
這兩場戰爭是過往上百年發展的總結,頗為偶然,卻是有因有源,清楚的歷史演變脈絡。可是即使認識到這兩場戰爭的重大歷史意義,可下一步會是怎樣變化?相信還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歷史的有趣處,便在此!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