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返港男女 由北歐帶毒入境 為6萬報酬毀前程

販毒集團以食物包裝收藏毒品。 販毒集團以食物包裝收藏毒品。
販毒集團以食物包裝收藏毒品。
藏罐頭寄艙 檢液態可卡因K仔共值3600萬
香港海關本周日(17日)於香港國際機場搗破販毒案,在兩名從意大利經北歐返港的男女寄艙行李中,起出共47公斤懷疑液態可卡因及氯胺酮(K仔),市值約3,600萬元。二人被捕兼被控以「販運危險藥物」罪,案件今日將到西九龍裁判法院提訊。海關指這是近3年來首次截獲有本地人收取酬勞,採取迂迴路線經北歐將毒品偷運入境,呼籲市民勿受不法分子誘騙搵快錢而販毒。
香港海關本周日在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截查兩名由意大利米蘭經北歐芬蘭赫爾辛基返港的本地男女,二人的寄艙行李經X光影像顯示有可疑。關員於是進行詳細檢查,發現行李內一批罐頭食物及食品包裝盒有重新包裝的痕迹,加上包裝上並非意大利文,與兩人出發的地點不符。
意大利出發 路線迂迴圖避查
關員經詳細檢驗後,在該批共22個罐頭、17個食物盒及兩個禮物盒內,搜出22公斤懷疑液態可卡因及25公斤懷疑氯胺酮,估計市值約3,600萬元。海關隨即拘捕該兩名分別21及20歲男女,男子報稱為財務公司職員,女子則任職文員,相信兩人各收取6萬元報酬,協助販毒集團將毒品運抵本港。二人已被控「販運危險藥物」罪,案件將於今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
海關指,今次是近3年以來首次有本地人途經北歐將毒品帶入本港,販毒集團利用迂迴路線,從而減低被調查風險。另外,販毒集團利用不同包裝,包括罐頭食品,配以精良的手法收藏毒品,企圖將毒品偷運入境。海關又稱,面對販毒集團不同的收藏方式及手法,會一如既往透過風險管理,使用先進的科技防止毒品流入本港。海關提醒市民,聖誕臨近,呼籲大眾切勿受不法分子引誘,因「搵快錢」而參與犯罪活動。
隨着香港與內地和國際恢復便捷往還,訪港旅客人數亦逐步增加,海關會繼續根據風險管理的原則,重點揀選來自高風險地區的旅客作清關檢查,確保有效打擊跨境販毒活動。根據《危險藥物條例》,販運危險藥物屬嚴重罪行,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500萬元及終身監禁。市民可致電海關24小時熱線、或透過舉報罪案專用電郵帳戶或網上表格舉報懷疑販毒活動。
被捕女子蒙頭帶走。(蘇偉明攝)被捕女子蒙頭帶走。(蘇偉明攝)
被捕女子蒙頭帶走。(蘇偉明攝)
被捕男子被關員帶返總部調查。被捕男子被關員帶返總部調查。
被捕男子被關員帶返總部調查。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