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專利盒稅務優惠 議員關注經濟效益

【本報訊】政府於施政報告提出在2024年成立香港微電子研發院,並推出專利盒稅務優惠,目標是於2024年上半年向立法會提交相關的修訂條例草案。立法會工商及創新科技事務委員會昨日討論相關事宜,有議員詢問專利盒優惠實施後能有多少經濟效益,以及關注初創公司難以進行專利售賣;亦有議員關注香港有否足夠科研人才。
連續兩年逾萬宗申專利
「專利盒」機制下「具資格知識產權資產」的定義為專利、受版權保護的軟件以及植物品種權利,議員吳傑莊詢問專利盒優惠實施後能有多少經濟效益,以及政府有否海外宣傳的措施。商經局副局長陳百里表示,知識產權對整體經濟貢獻帶來的得益愈來愈明顯,購買知識產權的開支可申扣稅,2021至2022年度相關金額達到10億元,比上年度上升60%,專利申請連續兩年超過一萬宗,知識產權服務輸出和輸入在2021年分別為55億和158億。整體而言,香港IP密集型企業對香港整體經濟效益,2019至2021年度佔32.7%的GDP,而就業人數佔29.1%。針對宣傳,陳指投資推廣署等會「做足宣傳」。
至於成立微電子研發院方面,政府預計採購中試線設備的費用約24.8億元及首5年的營運開支約3.6億元。議員黃俊碩詢問過去缺乏中試線的原因,以及有否足夠科研人員,創新及科技局局長孫東表示過往主要以上游基礎科研為目標,而現時則以產業發展為導向,稱未來中試線或會愈來愈多;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表示,香港院校相關學系非常出色,目前成立平台以後,有信心可吸引足夠科研人才回港發展。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