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千億財赤 港府救市技窮 下年度續見紅

政府料下年度亦有機會出現財赤。 政府料下年度亦有機會出現財赤。
政府料下年度亦有機會出現財赤。
指資產市場收入難快速恢復
疫後經濟恢復,但政府指復甦力度受到外圍因素影響,較年初預期弱,再加上股票和物業交易的印花稅以至地價收入,都較今年初的估算大幅減少,估計2023至24年度的綜合財政赤字可能會略超1,000億元,不但較今年2月預計的大幅增加,明年地緣政局仍然複雜多變,遏抑香港經濟增長的速度,與資產市場相關的收入難以快速恢復,下年度或繼續出現赤字。實際上,截至10月底,財赤已約1,729億元,儲備亦降至6,571億元。
財金官員昨日表示香港的經濟從疫情後恢復,與內地和國際全面通關,經濟也回復正增長,但是復甦的力度受到環球利率持續高企、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較年初預期時弱;預料明年外圍環境仍複雜多變,香港作為細小、全開放的經濟體,會繼續面對挑戰,在編製下年度財政預算案時要以發展促穩定,繼續適當配置資源,拚經濟、惠民生,做好前瞻部署,謀劃長遠持續發展,把經濟的餅做大和做好,同時致力讓發展更普惠、更包容,讓市民能更好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
印花稅賣地收入大減
受到外圍環境充滿挑戰,財金官員指早前已調低對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測,鑑於過去幾年政府開支大幅增長,未來的公共財政面臨壓力,在開支方面將不能避免地需要整固,更謹慎管控,但同時要照顧社會及弱勢社群的需要,以及投資未來,因此必須透過加速經濟增長來開創新局面,將「蛋糕」做大,應對各項需要,令香港經濟更多元和更具韌性,同時亦要讓市民可以受惠於發展成果。
財金官員又指香港步入疫後復常階段,經濟回復增長,但受到環球利率持續高企、地緣政治、供應鏈布局調整等因素影響,香港經濟增長動力受壓,資產市場持續疲弱,政府收入亦受到影響,股票和物業交易的印花稅以至地價收入,都較今年初的估算大幅減少,估計2023至24年度的綜合財政赤字可能略超1,000億元,較今年初發表預算案時預測的570多億元高,明年地緣政局仍然複雜多變,遏抑香港經濟增長的速度,與資產市場相關的收入難以快速恢復,下年度繼續出現赤字的機會不能抹殺。
財政儲備跌至6571億
針對政府支出,該財金官員指撇除防疫抗疫和逆周期措施等開支後,政府過去幾年的開支增加約40%,遠超同期政府收入的增幅,並出現3年赤字,財政儲備由11,029億元下降至8,348億元,認為開支經過一段時間的高速增長後,必須進入整固階段,有效管控開支以至適當節流是不能避免。該名財金官員所指的8,348億元儲備只是今年3月31日的數字,而截至10月底已跌至6,571億元。
財金官員指政府今年會繼續維持公務員編制零增長,各政策局及部門未來兩個財政年度,都要分別節省1%經常開支。該官員強調在管控開支增長的過程中,會小心考慮和兼顧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特別是顧及社會上最弱勢、最有需要的市民的情況,期望尋求合理、務實及兼顧各方的平衡方案。
過去5個年度財政狀況過去5個年度財政狀況
過去5個年度財政狀況
過去5個年度賣地收入過去5個年度賣地收入
過去5個年度賣地收入
過去3年稅收狀況過去3年稅收狀況
過去3年稅收狀況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