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增供應眼高手低 難怪上樓甚艱難

香港居大不易,上樓艱難,早就是老生常談。現屆特區政府為了加快上樓,擺出積極有為狀,當中包括推出簡約公屋,以及出招打擊濫用公屋。可惜眼高手低,搔不着癢處,結果問題愈搞愈多,所謂增加供應、加快上樓適得其反,上樓難愈演愈烈。
房屋局早前放棄推展上水蓮塘尾的次輪「簡約公屋」項目,改推馬鞍山一幅政府用地,以及改裝5間空置或即將空置的校舍。局長何永賢表示,建築署研究發現,蓮塘尾項目需改裝渠道及污水處理設施,交通接駁亦欠佳,導致開發成本高企,預計單位量亦只有千餘個;發展局在數月前主動聯絡,覓得一幅位於馬鞍山的用地適合改建,再加上推展改裝空置校舍,新選址合共提供的單位數目,已足夠與蓮塘尾項目對沖。
頭腦發熱,衝動拍板,向來是官場特色。眾所周知,簡約公屋甫推出即爭議多多,選址正是爭議焦點,不是選在東九啟德一帶,靚地平住,就是選址偏遠,缺乏吸引力。果不其然,現在上水蓮塘尾選址被推倒,證明港府思慮不周,一廂情願。臨急臨忙改變選址到馬鞍山,意味需要重新規劃,廢時失事。原意是藉着簡約公屋加快基層上樓,到頭來隨時拖慢供應進度,連簡約公屋都要望穿秋水,可謂諷刺。
此外,歷屆特區政府皆對濫用公屋問題放任自流,公屋富戶比比皆是,有物業揸手者大不乏人,結果是資源錯配,真正有上樓需要的基層只能等個地老天荒。現屆政府總算出招整頓,10月向8.8萬公屋租戶派發表格,要求申報是否在港擁有住宅物業,收到98%回覆。儘管首批約200戶已自願交回單位,並揪出40戶在港擁有物業,正跟進未交表的個案也有1,700宗,但收回的單位畢竟只佔少數,杯水車薪。若政府早一點出手,有法必依,執法必嚴,濫用公屋何至於這麼猖獗。
事實上,當局打擊濫用公屋不力,就連申訴專員公署也有不滿,批評房屋署作為房委會的執行機關,房協亦有專責隊伍調查濫用公屋情況,嚴重違反租約條款者,可被終止租約、收回單位,但申訴署仍然不時收到投訴,反映上述部門並無妥善跟進懷疑濫用的舉報。更何況,房屋署其身不正,自己也帶頭浪費公屋資源。本報過去多次踢爆,該署任由公屋單位長期空置,僅一條屋邨便起碼有數十個空置單位封塵養蚊,暴殄天物。
可以看到,最新公屋一般申請的平均輪候時間上升至5.6年,不少人的實際輪候時間更長,當局將封頂年期列為6年,其實並無多少意義,尤其不少申請者為了工作,必須住在市區,寧願等候更長時間,以致輪候大軍沒有最多只有更多。只有不食人間煙火的高官,才會認為住在偏遠地區,花大量時間通勤是「洗滌心靈之旅」。正因為整個政府都猶如「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一味閉門造車,自我感覺良好,上樓難於上青天又何足為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