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東呼即應:港人熱愛吃火鍋 沾生蛋嗜肉恐惹禍

香港人最愛的美食,火鍋肯定在三甲位置。 香港人最愛的美食,火鍋肯定在三甲位置。
香港人最愛的美食,火鍋肯定在三甲位置。
致癌物沙門氏菌嘌呤 東呼即應教避陷阱
本港天氣突然轉凍,最適宜一家大細吃火鍋。不過打邊爐暗藏危機,如何可以食得健康呢?《東呼即應》請來醫生教路,避開健康陷阱,包括肉類含大量嘌呤,痛風患者不宜進食太多;至於打勻生雞蛋沾蘸食物,易感染沙門氏菌,可能會引發食物中毒,致腹瀉及嘔吐;滾燙食物要放涼才能放進口,否則易令口腔和食道潰爛,甚至患口腔癌。
香港人熱愛吃火鍋,但吃火鍋暗藏健康危機,稍一不慎屙嘔肚痛之餘,更隨時患上癌症。例如,蔬菜或多或少帶有亞硝酸鹽,若跟肉類或海鮮一起煮,肉類的蛋白質便會與亞硝酸鹽結合,產生致癌物質亞硝胺。若人體大量吸收,在一至5分鐘內便會中毒,出現腸胃炎、呼吸困難等症狀。
菜肉一煲熟 隨時亞硝胺中毒
有內地學者研究指,若菜和肉一起連續煮30分鐘,就會開始釋放亞硝酸鹽,直至約60分鐘,亞硝酸鹽更增至10倍。到底吃火鍋灼菜,是否在30分鐘內吃完就最好?菜和肉分開煮就食得安心嗎?家庭醫生關嘉美指,雖然菜會釋放亞硝酸鹽,若非與肉一起烚煮數小時問題不大,建議把吃火鍋的時間,控制在一至兩小時內。她又提醒,肉類含大量嘌呤,痛風患者避免大量攝取。
食物趁熱食 小心燙傷食道壁
相信不少人試過吃火鍋時,想夾一粒肉丸來吃,豈料咬開一刻才發現內部仍是冷冰冰。雖說肉丸本身已經熟透,但如果換成肉類或海鮮,很容易就會跌入吃火鍋第二個陷阱,隨時不斷上吐下瀉,嚴重的話甚至要送院治理。關嘉美表示,若吃火鍋時「滾水淥腳」 ,急急吃下未煮熟的食物,有機會導致細菌性及病毒性感染,例如由大腸桿菌或甲型肝炎導致的腹瀉等;同時,打勻生雞蛋沾蘸食物,容易感染沙門氏菌,引發食物中毒,導致腹瀉及嘔吐。
常說吃東西要「趁熱食」,但原來食物太熱亦是陷阱之一。由於食道壁是由黏膜組成,只能耐受攝氏50至60度的食物,如果超過這個溫度,食道黏膜就會被燙傷,而一般熱騰騰的食物,溫度接近攝氏70至80度,容易燙傷食道壁,引起急性發炎,長期下來更會變成慢性發炎,可能導致口腔黏膜的纖維化,嚴重的話更會演變成為癌症。關嘉美續指,若經常進食滾燙的食物,容易令口腔和食道潰爛,甚至引致口腔癌、食道癌等。
儘管火鍋有不少健康陷阱,但亦可食得精明一點,例如選擇昆布、藥膳等較清淡的湯底;肉方面則盡量挑較低脂的雞肉,或油脂較少的牛腱等。此外,醬料同樣不容忽視。有營養師建議,最好用葱、蒜、蘿蔔泥、新鮮辣椒及適量和風醬油調和,惹味之餘也可減少油脂、熱量和鈉含量的攝取。
東呼即應爆料熱線東呼即應爆料熱線
東呼即應爆料熱線
東網版面新設計  一撳即睇東網版面新設計  一撳即睇
東網版面新設計 一撳即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