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沙頭角次階段開放 打卡熱點率先睇

蒸汽火車頭複製品配合民初風格的火車站牆身,不禁令人撫今追昔。 蒸汽火車頭複製品配合民初風格的火車站牆身,不禁令人撫今追昔。
蒸汽火車頭複製品配合民初風格的火車站牆身,不禁令人撫今追昔。
【本報訊】明年元旦日實施的沙頭角第二期開放計劃,除中英街外遊客可以自由踏足沙頭角,飽覽當地風光。而昨日當局就帶同傳媒遊覽,並介紹沙頭角十大景點及多個「打卡」位,揭開邊境禁區的神秘面紗。
沙頭角雖然位置偏遠,但不乏水陸交通,其中沙頭角碼頭全長280米,是全港最長的碼頭。因應開放計劃,碼頭的小燈塔旁邊加設「天涯海角」打卡位,為天水一色的如畫景致平添幾分文青氣息。遊人可在碼頭入口處的紀念品自動販賣機,挑選一條「幸福小魚」然後寫上祝福字句並綁在碼頭欄杆。在碼頭長廊閒庭信步,可細賞碼頭牆壁上的壁畫,其純真筆觸如何誠摯地描述沙頭角的人、地、情。波平如鏡的沙頭角避風塘、沙頭角東角刻上「日出沙頭,月懸海角」的石碑、「日月亭」都是欣賞醉人美景的最佳位置。
過去沙頭角的陸路交通,曾有鐵路可通往粉嶺,儘管已消失多時,但中英街花園設有一台蒸汽火車頭複製品,配合民初風格的火車站牆身,不禁令人撫今追昔。
明年元旦起 每日千個遊客名額
本來是漁村的沙頭角,位處海旁的魚燈廣場記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沙頭角魚燈舞」,廣場吉祥物「活力仔」和「思文喵」向遊人展示魚燈舞場景。相信是源自清朝初年的沙欄吓村吳氏客家族的魚燈舞,以模仿魚類的舞姿以及魚群起舞「獻祭」為主題,表演時由舞者手舉魚燈,伴以鑼鼓奏樂,利用道具和魚燈裏的蠟燭光芒展現海底世界。
第二期沙頭角開放計劃明年元旦起實施,每日遊客名額1,000人,其中旅行團佔700人,個人旅客佔300人。沙頭角除了十大景點,還有十大文化及十大美食,歡迎市民親身體驗。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