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深圳出招搶客 香港墨守成規

自中港全面通關後,港人一窩蜂北上消費。深圳媒體報道,10月份有355萬人次的港人到深圳消費了36億元人民幣,折合港幣39億元,人均消費約673元人民幣。港人多數即日來回,一日便消費六百多元,絕非小數目,深圳商界亦不斷出招搶客。香港繼續墨守成規,消費市道恐怕更不樂觀。
深圳有商場推出「即買即退稅」的變相九一折優惠吸客,也有景點及商場直接向持回鄉證的港人扣減費用,擺明對準港人出招。當中「即買即退稅」的商戶包括Hermès、Ferragamo、Louis Vuitton等國際知名品牌,不可謂不吸引,連香港高端客也要硬搶。
反觀香港,消費市道依然疲弱,不少旺區在周末人流暢旺,但都是旺丁不旺財。內地旅客表明不會在港大手筆爆買,皆因許多過去只能在香港買到的東西,現在內地也能輕易買到,價格分別不大。來港多數是文化遊,到一些連港人也意想不到成為景點的地方打卡,例如麥當勞道、舊油蔴地警署等。打開「小紅書」一看,不乏廣州或深圳旅客為了街頭小食而來,當中更有內地旅客推介西灣河太安樓小食等。
從中可以看到,內地旅客來港希望尋幽探秘,或一嘗地道特色滋味,不像過去買名牌、掃藥妝、獨沽一味買買買,消費模式已有改變。然而,本港商界有沒有迎合這些改變呢?好客之道、服務態度是否有所提升呢?
別說旅客有不滿,不少本地客也有投訴,本港零售及飲食業界失去專業服務精神,粗聲粗氣有之,不聞不問有之,黑口黑面也有之,令消費者相當受氣。人手不足固然是最直接原因,工作應接不暇,自然無法保持禮貌和笑容。然而人手不足之外,部分從業員失去初心,做事得過且過,也是實情。
欲振乏力 歸咎外圍
網上不少討論區論及,現時食肆流行QR下單,簡單快捷,又能進一步減省人手,惟不少食客都覺得,既然無人服務自己,為何食肆還要收取加一服務費呢?深圳消費則明碼實價,本來已收得比香港平,連加一服務費也沒有收取,加上從業員人人笑容滿面,自然討得港客歡心,每周北上光顧,豈是無因!
港府早前調低全年經濟增長預測至3.2%,比年初預測最多5.5%大減。一落葉知天下秋,本港市道復甦緩慢,欲振乏力,已是鐵一般的事實,港府卻沒有板斧應對。財爺陳茂波將之歸咎於受環球經濟不穩影響,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持續加劇,加上地緣政治局勢緊張,香港也受牽連。同時寄望旅遊業、特別是內地旅客繼續增長,支撐經濟復甦。但若然本港旅遊、零售、餐飲不同時提升服務質素,恐怕指望內地旅客打救也是於事無補。
當深圳不斷變身、不斷出招,香港來來去去原地踏步,連景點也是十年如一日。風水輪流轉,深圳顯然已拋離香港。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