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大部分魚翅物種列瀕危受管制

【本報訊】市民外遊回港,大都會買手信返港,但今年首11個月,香港海關共緝獲379宗涉及瀕危物種的案件,按年上升30%。《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附錄修訂今日起生效,在新修訂下,市場上大部分用作魚翅的物種,都會被納入管制,而紅景天或其粉末同樣受管制,在沒有許可證之下進出口均屬違法,過境時有機會被沒收。不過,紅景天種子、花粉及經包裝並隨時可供零售貿易的製成品除外。
經旅客渠道緝獲案件急升
海關指出,今年首11個月,香港海關共緝獲379宗涉及瀕危物種的案件,去年全年有291宗,2021年全年則有306宗。海關人員在今年的行動中拘捕了263人,總貨值約近8,000萬元。
香港海關與漁農自然護理署昨舉行聯合記者會,海關機場科航空旅客第二組指揮官劉良智表示:「經旅客渠道所緝獲的瀕危物種案件由去年全年150宗,急升至今年頭11個月的250宗,增長達67%。」大多數案件均涉旅客在沒有許可證下攜帶花旗參、蘭花、石斛、乾海馬和象牙製品等返港。
當局提醒市民,聖誕和農曆新年長假期將至,外遊市民須小心確定購買回港的物品是否涉及受管制的瀕危物種,若有疑問或不確定,切勿購買並帶返香港,以免觸犯有關法例。海關指,走私屬嚴重罪行。根據《進出口條例》,任何人輸入或輸出未列艙單貨物,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200萬元及監禁7年。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