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粵港車保額差距大 倡北上加購保險

消委會提醒粵港兩地法定汽車保險要求有很大分別。 消委會提醒粵港兩地法定汽車保險要求有很大分別。
消委會提醒粵港兩地法定汽車保險要求有很大分別。
【本報訊】港府於7月落實港車北上,截至11月底逾3萬人完成申請。消委會昨日提醒駕駛人士,兩地法定汽車保險要求有很大分別,內地法定的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保障範圍及保額都較小,相比起香港法例規定汽車保險的第三者責任保障額有頗大差距。消委會提醒市民勿因保費便宜而購買保障範圍欠缺全面的車保,宜在內地法定的「交強險」上,加購內地車輛商業保險。
賠償金內地22萬 香港達1億
消委會指出,內地法定的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只包括第三者人身傷亡及財產損失,而每次事故的賠償額僅為人民幣20萬元(約22萬港元),與香港法定的汽車保險相比,第三者責任保障額須達一億港元,差異甚大。
消委會搜集了本港18間提供這類「等效先認」保險的公司,發現大部分資訊透明度不高,例如要求新客戶提交車輛細節、司機駕駛經驗等資料,甚或要求附上身份證等文件才可獲取保費資料。另外,保險公司的「商業險」保費差異頗大,視乎保額保費範圍可由165港元至3,269港元不等。消委會提醒消費者必須留意箇中條款、保額及保障範圍,按自身需要小心作出選擇。
消委會又指,保險索償會以屬地原則交由香港保險公司的內地分公司或合作保險公司及內地理賠服務機構處理,消費者需留意相關內地保險公司的經驗及網絡覆蓋;而5間香港保險公司主動表示會為受保人於回港後提供協助,消費者在投保前要查清細節和根據對內地保險的認識和自身考慮才作決定。
另外,聲稱「有人幫、無人Sell」的虛擬保險平台日漸流行,消費者委員會檢視了4間持牌虛擬保險公司網站,發現自願醫保標準保費差異大,差距可達74%。該會續指,虛擬保險一般較傳統保險公司平,但保障範圍不同,亦會有其營運成本,建議消費者投保前自行比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