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治乙肝新藥免「累腎」 患者佳音

徐成智表示,新型乙肝藥物可提升療效,且能避免出現「肝累腎」的情況。 徐成智表示,新型乙肝藥物可提升療效,且能避免出現「肝累腎」的情況。
徐成智表示,新型乙肝藥物可提升療效,且能避免出現「肝累腎」的情況。
【本報訊】乙型肝炎除會對肝臟造成極大破壞,亦會引致腎病變,如同時患糖尿病,腎病風險更會飆升逾4倍。不過,傳統治療肝炎藥物有機會誘發腎臟損傷,有服用傳統藥物患者最終腎功能僅剩兩成要洗腎,嚴重者會影響生活,腸胃肝臟專科醫生表示,有新型藥物提升療效,且改善腎功能,建議患者及早選擇有效而相對安全的治療方案,避免出現「肝累腎」的情況。
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徐成智表示,乙型肝炎控制不佳可引致肝硬化甚至肝癌,而乙肝病毒抗體能進入腎臟表皮細胞,引致發炎反應,導致膜性腎病變及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等,他引述研究指,乙肝患者患腎病的機會比無感染者高37%,如患者同時有二型糖尿病,發展成末期腎病的機會更比無感染乙肝者高4.5倍。另外,一項本港研究亦顯示,同時患腎病及乙肝的患者,換腎後的一年存活率只有73%,較沒患乙肝的腎病患者低約20%。
傳統藥物易誘發腎衰竭
治療乙肝可控制疾病惡化,25%無接受治療的乙肝患者會發展成肝衰竭及肝癌,繼而死亡。不過,雖然部分傳統藥物能控制乙肝,但長期使用亦會增加患腎病風險,有研究顯示,26%乙肝患者長期服用傳統藥物後出現腎衰竭。
73歲的廖女士多年前發現患上乙肝,雖獲處方藥物,但對病情控制不佳,後來患上糖尿病,3年前更獲醫生告知腎功能僅剩兩成。現時她每星期需要洗腎兩次,嚴重影響生活,飲食亦要特別小心,而且治療上出現「醫肝傷腎」的困境,只能根據病情發展,優先選擇治療肝臟或腎臟。
近年醫學界提倡乙肝患者採用新型藥物,研究顯示,若轉用新型藥物,高達97.2%患者能控制乙肝病毒數量達致不可檢測水平,比服用傳統藥物6年患者的相關比率高,而另一項研究顯示,服用新型藥物4周後,腎功能有明顯改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