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5萬人隱形乙肝 盡早檢測揪殺手

香港亞洲肝炎會進行免費大型社會篩查活動,768名參加者中發現41名乙型肝炎患者。(李志湧攝) 香港亞洲肝炎會進行免費大型社會篩查活動,768名參加者中發現41名乙型肝炎患者。(李志湧攝)
香港亞洲肝炎會進行免費大型社會篩查活動,768名參加者中發現41名乙型肝炎患者。(李志湧攝)
無妥善處理 可纖維化 硬化 癌症臨門
慢性乙型肝炎可增加患上急性肝衰竭、肝硬化及肝癌的風險,香港亞洲肝炎會早前舉行了一項大型的免費社會篩查活動,在768名參加者中發現41名乙型肝炎患者,其中6名患者感染了乙型肝炎而不自知,該會推算香港有約5萬名隱形乙肝患者。調查又發現,逾四成接受調查的患者得知受感染後,沒進一步諮詢醫生意見,過半人沒有持續定期監察病情。該會主席林朗昕警告,高危人士如沒有妥善處理,可能面臨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危機,呼籲市民盡早檢測,一旦發現確診應盡早治療,以免延誤治療。
確診後定期檢測可控制病情
政府將2030年前定為實現世界衞生組織消除病毒性肝炎為公共衞生威脅的目標,但香港亞洲肝炎學會於今年6月至10月期間舉行「全城滅乙肝2023」活動,同時進行問卷調查,有768名18歲以上香港市民參加,活動中共發現41名乙肝患者,感染率約5.3%,而41名感染者中,有6人是透過是次篩查活動才發現已感染乙型肝炎,以香港成年人口推算,估計香港有約5萬名「乙肝隱形患者」未確診。
調查續指,有35名過去曾發現感染乙肝病毒的市民參加有關計劃,但當中的43%參加者得知染病後卻沒有進一步諮詢醫生意見,只有46%的病人持續定期檢測。肝炎會副主席李建綱指出,乙肝患者需定期進行檢測,當發現情況有異,出現肝纖維化、肝硬化等迹象,而立即處方抗病毒藥等方式跟進以控制病情。
1988年之前出生多未打疫苗
林朗昕指乙肝是一個「隱形殺手」,患者初期可以完全沒有病徵,但卻可引起急性肝衰竭,15至40%患者會惡化至肝硬化或肝癌等情況。由於1988年之前出生的香港市民大多未曾接種乙肝疫苗,而地區康健中心及地區康健站其中一個主要功能包括疾病的預防及篩查,和慢性疾病管理,他建議善用有關網絡統籌全港性乙肝篩查,尤其針對1988年之前出生的市民,為他們提供免費乙肝檢測服務,盡早找出隱形患者。
林朗昕建議為1988年之前出生的市民提供免費乙肝檢測服務,盡早找出隱形患者。林朗昕建議為1988年之前出生的市民提供免費乙肝檢測服務,盡早找出隱形患者。
林朗昕建議為1988年之前出生的市民提供免費乙肝檢測服務,盡早找出隱形患者。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