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撥亂反正:駁船計劃 值得參考

除了「盧旺達計劃」,英國辛偉誠政府還曾經推出另一個頗具爭議性的政策,來嘗試應對難民氾濫問題。方法是將並非通過合法途徑抵英的難民聲請人,首先全部關入酒店暫住,然後再送上停泊在當地碼頭的大型駁船,希望最終可直接送返其原居地或其他願意收容他們的國家。由於非法入境英國的難民大多從海路坐船而來,故該政策又被稱為「駁船計劃」,意味過程中不會容許難民在英國「落地」。
駁船計劃除了一如所料,引起了一些人權分子批評,連部分反對接收難民的人士也感不滿,質疑以酒店來招呼難民是浪費公帑,擔心反而會吸引更多人偷渡。但英國當局計算過,若計及給予這些難民的種種食宿福利和執法等開支,請他們入住酒店竟比准許「落地」更為便宜。最重要是可讓這些難民知道,即使成功抵英亦沒機會四出搵工賺錢或與其親友同鄉團聚,希望能有效減少他們偷渡的誘因。
然而,該計劃實施了不夠幾天就被迫擱置,原因不在於有人示威抗議或是提出法律挑戰,而是因為有關駁船驗出了退伍軍人桿菌。事後辛偉誠政府亦決定改推加強版的盧旺達計劃,令駁船計劃疑似不了了之。
在香港,一直有人建議像當年應對越南船民問題一樣,重設禁閉式或半開放式難民營來安置主要來自南亞的假難民。但特區官員若非推說難覓合適地方,就是聲稱難民營的建造和營運開支,會比現時向假難民發放各類生活津貼更昂貴。但有關數字應未有計及放任這些假難民在社區游走,所產生的治安問題等外在成本,以及可降低他們來港打黑工、搵快錢的誘因。香港擁有大量碼頭、駁船及偏遠島嶼,是否應認真探討推出港版的駁船計劃呢?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