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醫健:伶牙俐齒:牙齒矯正後的穩定器

「醫生,要是能夠一勞永逸,那就太好了!」
經過牙齒矯正治療後,牙齒在新的位置並未完全穩定,拆除「牙箍」後牙齒會根據自己的「記憶」回到自己原來的位置。一般認為,治療前牙齒排列非常擠迫、異常地疏落、極端的旋轉、牙周組織過度萎縮、或者關係到手術性治療的病例,都會有較高傾向出現牙齒矯正後的反彈現象。這種反彈(relapse)的速度和幅度因人而異,亦很難準確預計,無時無刻的牙齒咬合關係,再加上嘴唇和面部與舌頭的肌肉施加在牙齒上的力量,牙周組織健康狀態等因素,箍牙後的牙齒必須配合固定器/穩定器(retainers) 防止牙齒移位。
穩定器一般分為活動式(removable retainer)和固定(fixed retainer)式的設計,視乎每個病症的特質而設計,比較難一概而論。
那麼,難道要地老天荒,永遠跟穩定器一起生活嗎?根據不同的研究和文獻記載,林林總總的穩定器設計,有長有短不同年期的建議,全天抑或半日,早上抑或晚間…… 思考事情的本質,幫助我們找到最接近真相的答案。既然口腔活動一直沒有停下,既然牙齒每天都承受不同力量和方向的力量,既然牙周組織有機會耗損或老化,既然整個系統極不可能處於一個動態的平衡狀態(dynamic equilibrium)下永續地穩定,那麼,我們亦都不能夠百分百地保證經過若干年期佩戴穩定器後,牙齒永遠整齊美麗如一。
聆聽醫生的分析和建議,這最終是長期保養的工夫,是對美好的執着和執行,也是看懂無常,亦都是送給自己最好的禮物。牙齒矯正科專科醫生邱家寶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