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筆下風雲:矛盾顯現 局勢將變

目前美國正支援兩大戰線,一是俄烏戰爭,二是以巴戰爭,但戰事曠日持久,漸見疲態,矛盾顯現。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日前宣布,將限制以色列的「暴力屯墾者」申請美國簽證,批評他們襲擊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不能接受。另一邊廂,美媒亦放出風聲,將烏克蘭大反攻失敗,歸咎於烏方拒絕接納美國意見,但烏方則駁斥,未能如期反攻是因為缺乏額外武器和訓練,暗示美國出口不出錢。
看見這些矛盾愈鬧愈深,真是令旁觀者大開眼界。眾所周知,美國政策全盤傾向以色列,放任該國屠殺巴勒斯坦平民,加薩固然血流成河,約旦河西岸的暴力事件亦一直沒有停止。如今國際社會對以色列暴行愈來愈無法容忍,同時看到美國是如何虛偽和雙標。布林肯忽然惺惺作態,不禁令人失笑,皆因始作俑者,還不是美國全力支持的內塔尼亞胡政府嗎?若美國真的無法容忍殺戮行為,為何不拒絕這些官員的簽證?證明布林肯所說,無非擺姿態而已。
至於美烏互相指摘,更見美國對俄烏戰爭生厭,急欲尋找下台階退場。事實上,拜登口口聲聲要向烏克蘭再提供金援,但議案又被共和黨在國會卡關,同時愈來愈多美國人質疑,這場戰爭打下去究竟有何意義。俄羅斯沒有如期倒下,普京沒有如期下台,烏克蘭加入北約門都沒有,甚至連加入歐盟也是說多做少。最近普京還高調出訪中東,顯然就是向美國示威,同時與中東產油國密謀減產,抬高油價。
明年是選舉年,包括美國和俄羅斯,國際局勢即將大變。普京若參選,幾可肯定沒有敵手,鐵定連任;相反,拜登目前處於劣勢,完全沒有勝算。兩場戰爭沒有讓拜登增加聲望,反而令美國陷入泥沼,見證國力消減。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