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東方民調:促立法加強監管社交平台 移除欺詐廣告核實帳戶

新加坡已立法規管。 新加坡已立法規管。
新加坡已立法規管。
【本報訊】香港網上騙案由去年每20分鐘一宗,惡化到今年上半年每14分鐘便有一宗。雖然利用高科技、加強公眾防範意識,有助阻遏網絡詐騙,但有議員認為,政府亦應考慮研究立法和指引,嚴打網絡詐騙,加強社交媒體負起防範網絡詐騙的應有責任。
香港未有法例專門監管,而新加坡早前就立法,可指令網絡平台限制懷疑詐騙的帳戶,移除懷疑詐騙的貼文和可疑的應用程式等。而英國亦已立法要求社交媒體或搜尋器內容和風險評估,且要每年匯報相關工作,網絡公司亦要防止用戶接觸含有欺詐成分的廣告或內容,若涉及欺詐的廣告需盡快移除,否則會被處以巨額罰款。
有議員指,近年網絡騙案猖獗,市民日常瀏覽社交平台,已看到大量假冒的專頁,而騙徒設置這些專頁的成本低,即使被刪除,只要重新開啟帳號創立另一個專頁便可以繼續行騙,惟平台本身有沒有足夠監管、設立有效的制度,防止不恰當的資訊在平台散播。而每次有市民被騙或執法部門發現才通知社交網站刪除資訊的做法並不理想,認為平台本身有責任先做好把關,若果只靠市民求助後才通知線上平台,一來太遲,亦難保平台遵守執法部門請求。
有議員則呼籲政府盡快研究訂立法規和行業指引,加強監管社交平台發放專頁和廣告的標準,包括要求社交媒體和電子商貿平台負起責任,適當時機移除欺詐廣告和核實帳戶身份。
加強宣傳 提高市民認知
另一方面要加強宣傳和公眾教育,提高市民的認知和警惕,提升防範網絡詐騙的意識及應對網絡詐騙的能力。政府亦應參考新加坡的做法,透過立法手段,把取締網上騙案和惡意網絡活動的法律門檻降低,以及提供「救助」機制,包括運用商業保險和基金去分攤普羅市民遇騙受害時的損失。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