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美味易消化 健康有代價 一碗豬膶粥 鈉攝取近每日上限

食粥未必健康。 食粥未必健康。
食粥未必健康。
粥雖然容易消化,但多食可能不利健康。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昨公布巿面中式粥品的研究調查,儘管沒有樣本超過世界衞生組織所訂的鈉含量水平,然而粥的分量通常頗大,食用某幾款粥品,所攝取的鈉可能已屆每日攝取量的上限。食安中心發言人表示,鈉攝取量過高與高血壓有密切關係,而高血壓是導致心血管疾病和中風等非傳染病的風險因素。
按世衞建議,成年人每日的鹽攝取量應少於5克(即2,000毫克鈉),而每100克食品含多於600毫克的鈉,就屬於「高鈉」水平。是次食安中心研究調查所收集的174個樣本,俱是較常食用的非預先包裝中式粥品,分別從中式食肆、快餐店和粥品店所取得,當中包括12款有配料中式粥(117個樣本),以及個別可供消費者選擇的白粥底(24個樣本)和有味粥底(已經調味的白粥)(33個樣本)。各樣本送交食安中心的食物研究化驗所分析,結果顯示所有有配料粥品樣本的平均鈉含量,為每100克270毫克,鈉含量介乎每100克33毫克至460毫克之間。平均鈉含量最高的幾款粥品為豬膶粥(每100克含330毫克鈉)、雞粥(每100克含300毫克鈉)、及第粥(每100克含290毫克鈉)和皮蛋瘦肉粥(每100克含290毫克鈉)。
魚片粥魚腩粥平均鈉含量最低
在各款有配料中式粥品當中,兩款以蔬菜為主要配料的粥品的平均鈉含量較低,分別是粟米粥(平均鈉含量為每100克180毫克)和南瓜粥(平均鈉含量為每100克220毫克)。在10款並非以蔬菜為配料的中式粥之中,魚片粥及魚腩粥的平均鈉含量最低(每100克含220毫克鈉)。
食安中心的研究又發現,不同食肆出售的同款粥品鈉含量差別頗大,反映業界可以透過改良製作方法或轉變配料,以降低該些粥品的鈉含量。此外,白粥底的鈉含量遠低於有味粥底,顯示在烹煮有配料粥品時選用白粥而非有味粥作為粥底,可減少進食粥品所攝取的鈉。
為免攝取過量的鈉,食安中心建議巿民應點選以白粥底而非以有味粥底烹煮的粥品,並留意食用粥品的分量,如分量較大,可考慮與他人分享;及保持均衡和多元化的飲食。食安中心呼籲業界,留意所售中式粥品的鈉含量會對公眾健康構成影響;並建議改良粥底的製作方法,以減少粥底和有配料粥品的鈉含量,或提供只加入少許或不加調味料的白粥作為烹煮有配料粥品的粥底,以及除標準分量的粥品外,亦可提供分量較少的粥品,讓消費者按需要選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