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好日子

國際著名投資者索羅斯說好日子完了,指的應該不是全球經濟,而是美國為首的西方經濟。他從來的考慮,都是西方經濟,不是發展中國家、非西方經濟。
美國自上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與美元危機以來,沒有進行結構的大調整,而是靠美元濫發,經濟上吞併日本、蘇聯來維繫泡沫的擴張。最新的是烏克蘭戰爭中掏空歐盟,並企圖依照日本的例子屈服中國。但是,近一、二十年美國這樣用政治經濟手段來轉移危機、掠奪外國資源財富的方法,開始行不通了,主要是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改革開放後的中國,都已改轅易轍,不再依美國主張與西方經濟整合,反而強調獨立自主,從經濟到政治、軍事,逐步脫離美國和西方的控制,甚至與之抗衡。
中俄的反叛使國際上有更多的空間讓其他非西方國家倣效,脫離或至少減少對美國及西方的依賴。中美貿易戰啟動的兩國競爭、烏克蘭戰爭乃至現在的以巴戰爭,都顯示出美國與西方主宰國際的能力受到挑戰、削弱,戰爭不能取勝,貿易戰金融戰備受抵抗,顏色革命也不成功,傳統顛覆對手掠奪資源的方法都一一失敗。
美國與依附它的西方和日韓諸國,面對着經濟危機似沒法克服,且戰爭和中俄等與之脫鈎帶來的傷害愈來愈大,再不能如以往藉犧牲別國來脫困,美國、歐盟似要進行痛苦的調整才可避免危機的惡化。西方世界經濟一籌莫展,前景暗淡,國際關係不可能返回西方鼎盛、美國主導的時代,它們積累下來的債務要獨自償還,要收縮調整,好日子當然不再了。
與此同時,非西方國家包括中俄等,經濟中有頗大部分依賴美國及西方,美西方不景,它們亦因而不景。除非與之脫鈎,否則的話,不景氣和危機依然可從西方轉移傳遞過來,中俄等依賴美西方的部分經濟的好日子也同樣地完了。
好日子完了,標誌着美國及西方經濟時代的開始終結。當然,它們還想振興,但再工業化沒希望,結構調整政治代價太大,他們必然仍把挽救危機的目標放在對中俄等的掠奪,此所以不談脫鈎,只說減風險,還是要從中俄處奪取利潤。對中俄等來說,是與美西方共苦,分攤其苦日子?抑或是認真脫鈎,重建有利本國的新的雙邊多邊關係?後者便是脫離美西方帶來的苦日子,迎上自主發展的好日子。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