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每日20萬人北上消費 港忽略優勢 難救經濟

本港經濟低迷,旅遊景點不復往日熱鬧。 本港經濟低迷,旅遊景點不復往日熱鬧。
本港經濟低迷,旅遊景點不復往日熱鬧。
議員促棄過時制度 充分發揮中企作用
港人紛外流消費,而本港經濟則「谷極唔起」。立法會昨通過「充分發揮中資企業作用,促進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議員議案,會上就有議員提到,現時每日有20萬人北上消費,刺激內地經濟,但本港經濟則不見好轉,只求融入而忽略自身優勢並不明智。亦有議員提到,若要充分發揮中資企業的作用,政府有必要檢視過時與不合理的制度程序。
議員狄志遠指現時每天有20萬人北上消費,對內地的商店老闆來說,當然是求仁得仁,反問「這是否我們期望的融入(國家發展)效果」?他相信融入國家,本應是兩地雙贏,但只求融入而忽略優勢,是不明智的想法,不過將融入國家發展與保持香港獨特優勢對立起來,亦屬錯誤的理解,認為兩者是相輔相成,強調如要香港作為中國和國際接軌的樞紐,就必須保持獨有的制度及核心價值,包括不受政治干預的法治系統及司法運作、民主、自由、新聞自由等。
議員謝偉銓認為多了中資企業來香港,不會影響本地企業和人才發展,因為來港的中資企業,大部分都會在香港註冊成立公司,而他們又多聘用本港居民,他說若要充分發揮中資企業的作用,政府有必要檢視過時與不合理的制度程序,例如在招標和審批方面,對於一些嶄新的技術、設計以至建材等建議,不應只在乎是否取得歐美國家認證,而無視國家制訂的標準,以更好地利用中資企業的技術和產能優勢。
倡組建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基金
至於近年政府成立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議員黎棟國指引進首批在香港落戶或擴充的廿多間企業當中,中資企業就佔了大部分,認為讓中資企業在香港這片土地上持續投入,是保持香港繁榮穩定的不二法門。為了推進大灣區建設,政府可考慮同廣東省政府合作,共同組建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基金,利用外匯基金支持貨幣基礎支持組合以外的部分資產,再加上包括部分中資企業在內的商界,共同投資大灣區內的產業項目,緊扣創新科技藍圖之餘,亦可配合北部都會區的建設。
議員黃英豪則建議委任中企代表進入行政會議,或引入中企代表至「八大中心」,即國際金融中心、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等相關的諮詢委員會,認為在涉及內地層面他們可以協助和內地溝通。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