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靠網上資訊抗癌 四成受訪患者不適

香港防癌會指不少癌症患者難以判斷網上資訊的真偽。(袁志豪攝) 香港防癌會指不少癌症患者難以判斷網上資訊的真偽。(袁志豪攝)
香港防癌會指不少癌症患者難以判斷網上資訊的真偽。(袁志豪攝)
【本報訊】不少癌症患者聽取醫生講解,亦會自行尋找相關資訊。有抗癌機構昨公布一項調查發現,受訪癌症患者在確診後首3個月平均接收90項癌症資訊,有80%患者稱未能判斷網上資訊真偽,有近40%患者採用戒口等網上建議後不適。
香港防癌會於9月至11月期間,訪問了236名癌症患者及照顧者,發現受訪者每次見公立醫院腫瘤科醫生時間平均僅13分鐘,私家醫院平均僅24分鐘,有77%人會轉到上網找資料。
肺癌病人:睇得多都覺得灰
現年64歲的傅太,於兩年多前確診第4期肺癌。她憶述,確診後除了自行上網查閱,親友亦分享大量資訊,後來看到「第幾期、存活率等,睇得多都覺得灰,變成自尋煩惱。」遂於2、3個月後,決定不再查看相關資訊,跟從醫生建議專心治病。
香港防癌會癌症教育小組委員會主席林嘉安建議,患者平日可學習如何獲取可靠有用資訊,如善用政府、醫管局或認可非牟利機構等的資源。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