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強詞有理:落井下石

國際信貸評級機構穆迪將中國的主權信貸評級展望由「穩定」降至「負面」,並不令人意外。這些機構最喜歡落井下石,目前中國經濟確實遇到了一些麻煩,包括外部需求疲弱、內部房地產泡沫及地方債務危機困擾,加上中美博弈愈演愈烈等等,導致內部需求與市場信心不足,西方唱衰聲音此起彼落,穆迪適時再踩一腳,正符合西方社會的陰暗心理,他們始終見不得中國好。
這也正是西方不停鼓吹「中國崩潰論」的主要原因,即使一再被事實打臉,依然樂此不疲。這次大概也不例外,西方根深柢固的傲慢與偏見注定無法真正了解中國。儘管中國疫後復甦步伐不如預期,但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始終是表現最好的一個,也始終是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最重要引擎。中國政府的政策目標是實現全年增長5%,基本上已經沒有問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近更將中國今年增長預測上調至5.4%,可見西方的唱衰純屬閉門造車。
美國前總統小布殊的弟弟尼爾‧布殊日前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坦言,那些預言家們數十年來一直在說「中國經濟將會失敗」,而現實呢?中國經濟從未失敗。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測是5%,很多人又說中國經濟徹底失敗;而美國經濟增長預料只有2%,這些人卻說美國又回到了繁榮期。這是甚麼意思?大家心照不宣。
尼爾‧布殊直言不諱,美國政客和媒體也許不喜歡聽,但他說的全是事實,根本無從辯駁。最重要的是,中國經濟有極強的韌性和驅動力,當局的政策工具箱裏也有很多可用的調控手段,可持續採取措施有序化解危機,目前已取得明顯進展。反觀美國的籌碼已經不多,不是瘋狂印鈔就是激進加息,一味利用美元霸權收割全球,以供自己揮霍,惟這種日子恐怕已維持不了多久,隨着加息周期即將結束,美元強勢無以為繼,國際資金另尋出路,明年美國經濟陷入衰退將是大概率的事。
有評論形容,中國經濟正處於「黎明前的黑暗」,可謂恰如其分。道理很簡單,中國資產估值已十分便宜,美元資產則高不勝寒,一旦美聯儲局啟動減息周期,國際資金勢必轉往新興市場,而中國將成為主要焦點,屆時整體形勢將大大改觀。總而言之,國人不宜盲目樂觀,也不必妄自菲薄,黑暗也許很漫長,但黎明終會到來。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