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教界倡規管「蘿蔔刀」 政府:未違安全例

內地一款名為「蘿蔔刀」的網紅玩具,近日亦成為本港學生的潮玩。 內地一款名為「蘿蔔刀」的網紅玩具,近日亦成為本港學生的潮玩。
內地一款名為「蘿蔔刀」的網紅玩具,近日亦成為本港學生的潮玩。
【本報訊】內地網紅玩具「蘿蔔刀」流入香港。教育界議員朱國強昨在立法會大會上關注兒童揮動「蘿蔔刀」時容易令他人受傷,包裝更有「看誰不順眼捅他一下」等煽動暴力的文字,質詢當局如何防止有煽動暴力的包裝,政府指當局收到蘿蔔刀的投訴,並已作出跟進,就有關玩具進行測試,發現「蘿蔔刀」樣本符合安全標準,並未有違反《玩具及兒童產品安全條例》。
包裝有煽暴字眼
朱國強指有學校發現學生在課餘時間,把玩在內地流行的「蘿蔔刀」或「鼻吸能量棒」,認為這些玩具雖然被包裝為新興減壓玩具,但實際潛藏危險,而相關玩具已流入本港,甚至在個別文具店有售,問及政府如何規管輸入、販賣及管有有潛在危險的玩具,以及如何加強執法、巡查、調查及宣傳等方面的工作,又關注政府會否考慮因應有潛在危險新興玩具的出現,檢討《玩具及兒童產品安全條例》及更新相關定義和條文。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指有關條例將在12月1日進行公眾諮詢,明年首季提交更新版至立法會。他又指政府在過去3年海關共接獲67宗關於玩具或兒童產品的投訴,並進行5,200次巡查,海關亦在邊境管制站進行24次突擊檢查。
朱續指現時部分有問題的玩具都可以網上途徑購買,問及當局如何防止有煽動暴力的包裝。丘指政府收到「蘿蔔刀」的投訴,並且已作出跟進,就有關玩具進行測試,發現蘿蔔刀樣本符合安全標準,並未違反《玩具及兒童產品安全條例》。至於「針孔雞」以及「鼻吸能量棒」則較少在港流通,政府未有檢獲樣本。
議員容海恩則關注政府有否直接和內地海關強調賣家責任。丘指海關會盡快和其他海關合作,了解有否對相關玩具作出適當監管,承諾會積極跟進事件。另一議員梁子穎問到政府會否從另一角度出法,研究玩具對青年有沒有影響,並採取方法制止。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指當局會從家長教育入手,讓家長了解適合的玩具。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