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政府無能 生活變貧 中產悲憤

港府撤辣不徹底,樓市仍一潭死水。 港府撤辣不徹底,樓市仍一潭死水。
港府撤辣不徹底,樓市仍一潭死水。
交稅交大份 派糖吃悶棍 股樓跌得甘
中產一族本是社會經濟最有力推手,但疫情3年後,本港中產人數卻極速萎縮,除移民外流超過20萬人外,留守本港的又因為股市狂跌、樓價插水而資產大縮水。政府統計處的數據亦顯示,月入4萬至4.5萬元的打工仔及月入3萬至3.5萬元的家庭住戶較去年同期少了逾4,000人及2,200戶,估計不少徘徊中產邊緣的人士亦經濟變差。議員批評政府漠視中產困境:「中產交稅多、福利少」,很多人已「餐搵餐食餐餐清」,要求當局認真考慮成立中產事務委員會,推出針對性措施。
統計處按住戶每月入息劃分的資料顯示,今年第3季,月入3萬至3.5萬元的家庭住戶共有18.33萬戶,較去年同期的18.55萬戶,少2,200戶。而去年首季月入4萬至4.5萬元的打工人數還有12.37萬人,今年同期已下降11.96萬人。雖然部分人士或因薪酬上升而改變現況,但以今年股市插水、樓市劈價不停的慘況,中產有樓一族及有股一族恐怕都難逃「大閘蟹」命運。
利息高物價貴 住屋開支佔4成
議員李鎮強昨在立法會大會提出口頭質詢,要求當局加強支援中產人士,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考慮增加新免稅額或扣稅項目時,必須要審視有關建議對公共財政帶來的影響,及是否違反稅制簡單以及公平的原則,完全沒回應如何紓解中產困苦。
李斥責官員沒有正面答覆問題,譏諷官員回覆太「行貨」,他談到不少中產成為樓市犧牲品,如剛夠能力購買私樓時,便被剔除公屋及其他公共房屋的福利,好不容易上車後,又遇上利息高、物價貴的衝擊,而中產家庭住屋佔開支的四成,對比公屋的只有12%,明顯中產家庭困難得多,以致很多中產都是「餐搵餐食餐餐清」。他質疑當局會否認真考慮成立中產事務委員會,了解何為中產夾心,幫中產紓困。
許正宇回應指,當局即使沒有中產委員會,也會務實應對問題。參考不同地方對中產階層的看法,中產主要是對生活成本的擔心、工作的未來前景、房屋問題以及負債問題,死撐施政報告已有交代,毋須流於形式。
中產變無產 議員怒轟政府唔郁
議員梁美芬批評政府「郁都唔郁」,直言60歲以上人士兩元全港搭車已是不少退休中產獲得的唯一好處,直言不少市民退休後就中產變無產,醫療保險只要索賠一次就沒有,詢問當局在醫療保險方面有無政策輔助。議員張宇人則認為當局應資助中產家庭子女,就讀私立或國際小學,幫助中產子女選擇自己想讀的學校,接受更好教育。
今年股市狂跌,中產人士資產大縮水。今年股市狂跌,中產人士資產大縮水。
今年股市狂跌,中產人士資產大縮水。
中產人士交稅多、福利少,不少人出現返貧現象。中產人士交稅多、福利少,不少人出現返貧現象。
中產人士交稅多、福利少,不少人出現返貧現象。
有議員表示,60歲以上人士兩元全港搭車已是不少退休中產獲得的唯一好處。有議員表示,60歲以上人士兩元全港搭車已是不少退休中產獲得的唯一好處。
有議員表示,60歲以上人士兩元全港搭車已是不少退休中產獲得的唯一好處。
被指對中產支援不足,當局死撐施政報告已有交代,毋須流於形式。被指對中產支援不足,當局死撐施政報告已有交代,毋須流於形式。
被指對中產支援不足,當局死撐施政報告已有交代,毋須流於形式。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