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撥亂反正:從基辛格講到芒格

與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同於上周去世的,還有另一公認的智慧老人、著名投資者兼巴郡公司副主席芒格,兩人都看好中國,也是廣義的現實主義者。
芒格與其好友巴郡主席巴菲特都着重「價值投資法」,即是專揀股價低於其實際價值的公司投資,關鍵是要熟悉其業務及公司掌舵人的能力。當中巴菲特早年偏向「雪茄屁股」策略,專在一堆垃圾公司當中,篩選比較不垃圾和股價超賣的作投資,吸一口然後拋棄。芒格則主張在優質公司中尋找最優質及股價尚未完全反映其價值的企業,然後長期持有,不斷趁低吸納。巴菲特其後認同芒格的策略更為有效,攜手打造了巴郡的投資神話。
芒格認為,釣魚的人最重要懂得找有魚的地方下魚餌,打獵技術一般的獵人也可在多獵物的地方有斬獲。這正是他長期看好中國的原因,即使最近中國經濟受內房爆雷困擾,他仍認為中國市場最少還有20年的光景。他與巴菲特都不會輕易沾手聲稱有龐大增長潛力,但政局不穩,管理不善,其優勢很易消失或被取代的地區,正如兩人都對虛擬貨幣等高風險及缺乏內在價值的新興投資產品敬而遠之。
不論是做人、做生意或做投資,芒格都強調要有自知之明,避免做一些不熟悉、過度困難和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因此他大讚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專注於製造,對狂妄自大的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不以為然,對阿里巴巴主席馬雲嘗試挑戰中國監管當局感到懊惱。
隨着中國政治及經濟實力增強,一些中國領導人疑似雄心勃勃,摒棄了過往的韜光養晦、決不當頭外交策略,開始沾手一些高難度、高風險的國際事務,但最後能否取得高回報呢?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