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青協義工服務年底復常

張淑鳳(中)指,疫下衍生不同類型的義工服務需要;旁為包璇怡(左一)、江海燕(左二)、蔡迪龍(右一)、翁嘉穎(右二)。 張淑鳳(中)指,疫下衍生不同類型的義工服務需要;旁為包璇怡(左一)、江海燕(左二)、蔡迪龍(右一)、翁嘉穎(右二)。
張淑鳳(中)指,疫下衍生不同類型的義工服務需要;旁為包璇怡(左一)、江海燕(左二)、蔡迪龍(右一)、翁嘉穎(右二)。
疫下衍生線上功課輔導 搜羅物資轉贈
新冠疫情除了打擊各行各業,義工活動亦備受影響。有青年機構指,疫情期間義工服務總時數急跌逾半,惟疫下亦衍生不同類型的義工服務需要,例如線上功課輔導、搜羅防疫物資轉贈有需要家庭等;去年的義工服務時數已回復至疫情前七成,料今年底可回到疫情前水平。機構早前亦推薦20多位青年,參與杭州亞運和上海進博會的義工活動,有青年認為,做義工可接觸不同的人,有助認識自己。
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張淑鳳指,過去數年因為疫情,不少實體義工服務停頓,青協轄下義工的服務時數,一度由疫情前的每年約140萬小時,急跌至疫情期間的每年60至70萬小時,跌幅超過一半。隨着疫情回穩,去年義工服務時數,已回升至100萬小時,達疫情前的七成左右。她續指,今年的最終數字仍在整理當中,料可回到疫情前水平。
張淑鳳續指,疫情期間其實衍生不少社區需要,當時曾組織義工隊,為行動不便或懼怕疫情而足不出戶的獨居長者、因疫情失業的貧困家庭等,購置日常生活用品,或送上即食餸包。疫下亦增加網上義工服務,例如因應疫下學生停課推出的「好義補」網上問功課服務等。她提到,國外已有不少毋須「面對面」的義工服務,例如翻譯或文書處理等,青協亦嘗試發掘不同方向及種類的義工服務。
薦逾20青年亞運進博會當義工
復常後除了恒常服務回歸之餘,亦重點針對青年的「全人健康」構思義工服務。張淑鳳表示,疫下青年欠缺社交,影響其身心健康,機構正嘗試促成以運動、環保、全健為方向的新興義工服務,讓服務受眾及青年義工雙雙得益。早前機構就推薦了逾20位青年,參與杭州亞運會和上海進博會的義工活動,冀讓青年們擴闊眼界、聯通世界。
自小參與義工服務的江海燕,早前因參加杭州亞運及上海進博會的義工活動,而錯過自己的大學畢業典禮,但她認為大型展會、賽事的義工經驗難得,在進博會期間更促成內地古箏品牌與泰國貿易團的貿易,令她既感驚喜又滿足。另一義工包璇怡指,參加杭州亞運義工,令她見證大型運動會如何運作,感受不同風格及文化的做事方式,促進與不同人的溝通。
義工蔡迪龍則認為,做義工可以助人又可自助,發揮不同方面的能力,以參與進博會為例,當初準備時間緊迫,惟要駐守的展館非常大,故自己要懂得應變。義工翁嘉穎指,中學期間曾對前途感到迷惘,參加義工活動、並接觸不同人後,才確定想做護士的目標,認為義工於她而言類似燈塔的存在,個性亦變得更外向。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