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港府防疫又躺平 恐須永續口罩令

疫情期間,政府強制市民在公眾地方需戴上口罩。 疫情期間,政府強制市民在公眾地方需戴上口罩。
疫情期間,政府強制市民在公眾地方需戴上口罩。
肺炎支原體病童急升 冬流風暴壓境
港府解除「口罩令」至今280天,大部分市民尤其幼童,正適應除罩後呼吸新鮮空氣。但近日內地及本港肺炎支原體感染個案急升,冬季流感高峰即將殺到,有專家重提戴口罩,並公開提出建議幼稚園做好預防措施,包括要求幼童戴口罩上課,令社會憂慮政府是否躺平防疫,只懂重施黔驢之技,將口罩令重見天日,永無休止。有議員指,口罩令已讓港人變成驚弓之鳥,要求政府及醫學界人士提出相關傳染病實質殺傷力的數據,不要每每以戴口罩作為減輕爆疫時醫療負擔的擋箭牌,而且長期戴口罩對兒童身心健康會造成無法逆轉的影響,促當局正視。
幼園現爆發 專家倡學童戴口罩
今年是撤銷「口罩令」後的首個冬季,內地上呼吸道感染疫情嚴重,本港近日感染肺炎支原體等病毒個案急升,有幼稚園亦出現爆發。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昨日表示,雖然當局不強制檢測任何病毒,但有機會低估現實情況,在社區中的流行病學真實數字。他指,兒童衞生意識較薄弱,認為上學的地方應該要他們戴上口罩,希望避免個別學童因為感染而有很嚴重併發症。
嚴重併發症 恐影響腎臟功能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教授葉柏強指,本港今年冬季流感高峰期來得較遲,相信在下月至明年2月個案會上升。他又指,本港肺炎支原體感染情況在今年初至7月,每個月有數宗至十多宗個案,而由8月至今,每個月有百多宗感染個案。
葉續稱,感染肺炎支原體對健康的市民影響會較細,但長者、年紀較小或長期病患者,若感染不同的過濾性病毒,再加上肺炎支原體,病情會惡化。肺炎支原體可以透過近距離接觸感染,在院舍或學校容易出現爆發。90%感染者會引發上呼吸道感染,約5%至10%感染者或有較嚴重的下呼吸道併發症,嚴重可能影響腎臟功能。
不過,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則表示,呼吸道病毒及肺炎支原體感染數字,本港現時不算特別高,本港復常較內地早,不用太擔心病毒因從內地輸入而令本港出現爆發。他稱,肺炎支原體感染每數年會出現一次高峰,因本港社區已經出現了一段時間,有一定程度免疫。
事實上,肺炎支原體(又稱肺炎黴漿菌,英文為Mycoplasma pneumoniae)並非新病毒。衞生防護中心指該傳染病在全年任何時間皆會發生,約每3至7年便可能出現一次社區性爆發,通常只會引起輕微疾病。本報翻查中心監測及流行病學處2010年的報告,指該病毒於2001至2009期間每月確診個案介乎3至106宗,而2010年5月及6月就上升至每月68及97宗。
本港受到3年新冠疫情衝擊,對經濟、社會政局及市民身心都影響深遠。本港衞生官員昨日出席一個疫情研討會時指,新冠疫情令社會付出巨大代價,帶來沉重經濟負擔,健全的醫療保健系統是抵禦潛在公共衞生危機的重要防線。他早前亦曾指,本港目前流感確診比率約3%,遠未到9.21%的基線水平,惟他提醒市民留意感染風險,在人多擠迫之處,特別高風險人士或本身有症狀人士絕對應該要戴好口罩。
醫療負擔重 議員質疑無力應對
議員江玉歡表示,港府每每以爆疫時沉重醫療負擔作借口,但沒有公布究竟缺乏多少醫護人員及設備,質疑當局如何應對疫情來襲。她認為港府有責任向市民說清傳染病的實質威力及傳染力,有何實際治療方案,「唔係永遠有事就叫人戴口罩。」
江指,港府忽視了長期戴口罩對市民尤其學童的身心影響,至今仍有很多中小學生在長期戴口罩,部分人源自缺乏自信,亦有聽障人士更因別人戴罩而無法讀唇。她強調戴口罩應為個人選擇,「戴口罩唔係萬能,唔可以成為一股長期風氣!」
爆疫期間,學校要求進入校園者戴口罩。爆疫期間,學校要求進入校園者戴口罩。
爆疫期間,學校要求進入校園者戴口罩。
不少市民仍戴着口罩外出。不少市民仍戴着口罩外出。
不少市民仍戴着口罩外出。
本港近期冬季流感肆虐。本港近期冬季流感肆虐。
本港近期冬季流感肆虐。
新冠疫情令本港社會付出巨大代價,百業蕭條,不少商舖結業。新冠疫情令本港社會付出巨大代價,百業蕭條,不少商舖結業。
新冠疫情令本港社會付出巨大代價,百業蕭條,不少商舖結業。
衞生防護中心指,肺炎支原體在全年任何時間皆會發生。衞生防護中心指,肺炎支原體在全年任何時間皆會發生。
衞生防護中心指,肺炎支原體在全年任何時間皆會發生。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