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東平洲亞媽灣 珊瑚覆蓋率最高

今年的香港珊瑚礁普查結果,顯示整體珊瑚健康狀況良好。 今年的香港珊瑚礁普查結果,顯示整體珊瑚健康狀況良好。
今年的香港珊瑚礁普查結果,顯示整體珊瑚健康狀況良好。
【本報訊】漁農自然護理署昨公布今年的香港珊瑚礁普查結果,整體珊瑚健康狀況良好,物種多樣性維持於高水平。33個普查地點中,錄得的最高珊瑚覆蓋範圍屬東平洲亞媽灣,達74.3%;至於珊瑚白化現象方面,今年有6個地點出現,較去年的13個減少超過一半。
白化現象減逾半
「珊瑚礁普查2023」在今年6月展開,為期5個月。普查範圍廣闊,包括多個具重要生態價值的地點,涵蓋香港東部水域最多珊瑚生長的地方,由北面的東平洲一直伸展至南面的果洲群島等33個普查地點。結果發現,各個普查地點錄得的珊瑚覆蓋範圍由12.8%至74.3%不等,有10個地點錄得超過50%的珊瑚覆蓋率,其中5個地點位於海岸公園,而東平洲亞媽灣的珊瑚覆蓋率最高,達74.3%。
義務潛水隊亦在10個評估地點進行「珊瑚檢視」,透過特定的珊瑚健康監察表找出珊瑚色素的濃度,珊瑚的顏色愈深,表示健康狀況愈佳。本年的珊瑚色素平均指數為4.28,結果比去年的4.06稍佳,但仍遠高於一般平均值的3,顯示整體珊瑚健康狀況良好。
普查另記錄預先訂定的20種指標物種魚類及無脊椎動物,結果錄得全數20個指定指標物種,最常見的為蝴蝶魚、石斑、眉魚、笛鯛、海參、海膽及寶貝螺。所有普查地點均沒有破壞性捕魚作業痕迹,但在8個地點發現有棄置魚網的情況,影響程度僅屬輕微,漁護署將安排承辦商清理。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