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曾被遺忘市鎮 屯門揚帆出海

立法會財委會工務小組日前討論並通過龍鼓灘填海,和重新規劃屯門西地區的規劃及工程研究,涉及填海185公頃,加上周邊重新規劃的土地合共353公頃。筆者認為,政府必須認真做好這次規劃,規劃做得好,屯門將會煥發新生,釋放巨大發展潛能,居民生活質素可更上一層樓。
關堆填區要有時間表
筆者在屯門區成長,對屯門很有感情,但不少居民總覺得屯門是被遺忘的社區,從當年的西鐵走線爭議,到近年北部都會區的規劃,好的東西屯門往往沾不上邊,反之要承受很多大眾認為厭惡性的設施,包括發電廠、堆填區、污泥處理廠,以及即將興建、位於曾咀的轉廢為能焚化爐。
就算不想說「鄰避效應」這些濫調,但面向將來,如何把握這次屯門西的發展機會,讓屯門重新出發,筆者有幾點意見。首先,政府計劃2035年前不再以煤作日常發電,現有燃煤發電廠或轉為備用狀態,屯門一帶空氣質素有望改善,筆者希望政府能按時落實,並積極引入替代的零碳能源。而這些新發展區鄰近屯門堆填區,政府應有決心和時間表關閉堆填區,雖然上屆政府定了目標大約在2035年前全港停止使用堆填區處理生活垃圾,但即使曾咀的焚化爐於2030年代初啟用,香港仍有約4,000噸處理垃圾的缺口,政府應盡快決定更多轉廢為能焚化爐的具體選址,保證2035年或更早前能停用屯門堆填區。至於曾咀轉廢為能焚化爐,估計發電量可供10萬個家庭使用,這些發電量應用來補貼屯門居民的電費。
第二個重點是交通,不論新發展區用作現代物流園、新型工業區或是住宅區,交通基建是成功關鍵!屯門西發展區在屯赤隧道出口附近,接駁機場及港珠澳大橋,如何造就橋頭經濟及機場經濟,就要善用正進行最後設計階段的屯門繞道,應再作調整以充分利用,作為屯門西接駁屯門市中心、屯門公路的快速通道。屯門南延線是否能延至屯門西新發展區,還是興建新的鐵路線,亦要盡早規劃。不過,屯門最迫切的問題,還是屯門公路市中心段及皇珠路的塞車問題,最快的解決方案是2025年政府收回大欖隧道後,免費開放使用,以分流屯門及元朗的車流量。
第三是產業規劃,按照政府初步想法,龍鼓灘填海區及附近共208公頃土地,主要用作現代物流、先進建造產業、高端綠色產業等用途。在發展方向上,筆者是同意的,關鍵是提供發展誘因。另外,現時內河碼頭一帶143公頃政府計劃主要用作住宅用途,筆者認為亦可發展成集合酒店商業和旅遊休閒用途,發揮鄰近機場和大橋優勢,開發屯門區乃至整個新界西北的旅遊資源,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今天屯門向北連接北部都會區,向南連接機場和大橋,屯門西新發展區就像是即將揚帆出海的大船,寄託着屯門未來增長的希望,期望政府從地區規劃到地區治理,虛心聆聽各方意見。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