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筆下風雲:大將一去 再無智者

被中國奉為「老朋友」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以100歲高齡走完他不凡的人生路,堪稱福祿壽俱全。他生前最後一次出遠門,是今年7月到訪北京,跟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可以說,他的豐功偉績始於美中關係,也終於美中關係。
基辛格向來是現實主義者,外交手腕務實靈活,最着重「平衡」,絕少被意識形態左右。儘管他早已沒有公職,但他最後一次到訪中國,外界都相信他背負拜登所託,希望改善緊張的美中關係。他認為「美中保持穩定關係,事關世界的和平、穩定和人類福祉。無論如何困難,雙方都應平等相待,保持接觸,試圖孤立或隔絕另一方都是不可接受」。果然,到了早前的習拜會,中美關係終於出現曙光,習近平強調兩國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承認不交往是不行的,當中有沒有受到基辛格的正面影響,不言而喻。
這位智慧老人在看待俄烏問題上,一樣講求務實和平衡。在這場戰爭爆發初期,他已提出警告,如果西方被一時的情緒沖昏頭腦,忘記俄羅斯在歐洲力量平衡中的適當位置,那將是致命的。而俄羅斯一旦輸掉戰爭,普京無法再掌權,俄羅斯解體或走向沒落的怨恨心態,必然引發新的緊張局勢。有關言論當時還被烏克蘭總統顧問反駁,指他已經過氣。意想不到的是,俄烏戰爭一打接近兩年,而局勢某程度上正如基辛格所料,破壞了歐洲的平衡,多個歐洲大國的國力大不如前,烏克蘭甚至陷入了困境。
哲人其萎,大將一去,代表一個時代終結。事實上,美國以至整個西方世界,再也沒有一個如基辛格那樣宏觀、有視野和胸襟的從政者,民粹反而大行其道,到處充滿意識形態的傲慢與偏見。未來的中美關係,實在不容樂觀。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